色色一区二区三区,一本大道道久久九九AV综合,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综合亚洲国产2020

    <legend id="mljv4"><u id="mljv4"><blockquote id="mljv4"></blockquote></u></legend>

    <sub id="mljv4"><ol id="mljv4"><abbr id="mljv4"></abbr></ol></sub>
      <mark id="mljv4"></mark>
      人文藝術(shù) > 玄武門之變后,李淵如何保命的,李世民如何善后的?

      玄武門之變后,李淵如何保命的,李世民如何善后的?

      2020-11-12 11:31閱讀(60)

      玄武門之變后,李淵如何保命的,李世民如何善后的?:玄武門之變是一招險棋,李世民險勝,這場血腥的殺戮在不同的史書記載中,呈現(xiàn)不同的面目,歷來為評論家所爭

      1

      玄武門之變是一招險棋,李世民險勝,這場血腥的殺戮在不同的史書記載中,呈現(xiàn)不同的面目,歷來為評論家所爭論不休,那么事情的真相如何呢?玄武門之變后,李淵的下場如何?李世民是怎么善后的?

      根據(jù)《舊唐書》和《資治通鑒》的記載——

      事發(fā)之時,李淵正在湖上泛舟,尉遲敬德直接闖入,李淵大驚,厲聲質(zhì)問他為什么而來?難道要謀反嗎?尉遲敬德說了幾句話,讓李淵如五雷轟頂,什么也聽不見了。原來李世民誅殺了太子和李元吉,說他們無德無功,卻霸占著位置狼狽為奸。

      事情已成定局,李淵也是老狐貍,豈有負(fù)隅頑抗的道理,他說:“善!此吾之夙心也。”

      李淵從起事到建國,當(dāng)上皇帝都58歲的,他什么樣的血雨腥風(fēng)沒經(jīng)歷過?玄武門這樣的事情,他經(jīng)歷了好幾回了。權(quán)力比春藥厲害,在權(quán)力面前,人往往都還不如禽獸,別說是殺兄弟,弒父也是常有的事,李淵當(dāng)然不能找死。

      其實在玄武門之前,李淵做了很多“和事佬”的工作,他甚至想把大唐分成兩半,一人一半,當(dāng)然那是開玩笑,那不是拿江山當(dāng)兒戲嗎?

      說起李世民如何善后,第一,就是問李淵要一個“處罰”,什么“處罰”呢?當(dāng)時秦王的兵馬和建成元吉的兵馬還在糾纏,“敬德請降手敕,令諸軍并受秦王處分,上從之。”

      也就是說,這種不疼不癢,各打五十大板的“處罰”,其實是變相宣布了政變的合法性。李淵都出了手諭了,說明這場政變,是在李淵的允許下進行的,這對李世民坐穩(wěn)帝位大有好處。

      第二,李世民對李淵,在眾人的目光下表明了“孝心”——世民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边@段只可意會,李世民的表演天賦也是沒誰了,放在現(xiàn)在能拿幾個小金人。

      三天后,李世民被立為太子,他終于走到了夢寐以求的權(quán)力的巔峰。

      當(dāng)李世民坐穩(wěn)權(quán)力核心的寶座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殺人。他把建成元吉的兒子全部殺光,很多才一兩歲,顯示了一個君主的殘忍。

      李建成的六子(一子夭亡)——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訓(xùn)、李承明、李承義均被處死。李元吉五子李承業(yè)、李承獎、李承裕、李承鸞、李承度也全部被斬首。

      李元吉死的時候才二十四歲,他的兒子可想而知沒多大,李世民的舉動是非常殘忍的。

      殺完之后呢?

      賞,封賞,大肆封賞。拉攏,再拉攏,繼續(xù)拉攏。

      比如魏征,本是李建成的洗馬,李世民“不計前嫌”,繼續(xù)重用,大加重用,魏征后來成為諫官錚臣,說白了就是給李世民漲點粉絲,讓李世民的歷史形象沒那么黑。僅一個魏征,就把李世民洗得很白,更不要說還有其他的原太子的人馬,都為太宗所用了。

      政變功臣也都得到封賞,很多人成了凌煙閣的功臣,功臣之路果然也是累累白骨鋪就的,究竟在哪個方面有“功”,就不用多說了。

      有的人會問,李淵是如何保住性命的?這也屬于玄武門之變的善后問題,李世民如何善后他的父親的?

      李淵的下場還不錯,活了很大年齡,一方面李世民并未難為他,另一方面他竭力維持父子和好的局面,愿意做戲,還尊他為“太上皇”。

      貞觀三年,對于李淵是很重要的年份,李世民允許李淵”遷宮“——也就是說,放松了對他的管制。李淵遷宮弘義宮,后來改名為大安宮,大安宮在宮城西面,位置偏遠(yuǎn),比較狹窄,但李淵自得其樂,因為他獲得了自由。

      “自由”此刻對于曾經(jīng)在權(quán)力核心血雨腥風(fēng)爭奪過,又在寶座上體驗過的太上皇李淵而言,成為他人生最寶貴的東西。

      貞觀四年,李世民捉住頡利可汗,在大安宮大宴群臣,李淵說:”當(dāng)年高祖被圍困白登城,這種恥辱他一生也未能報,我兒子能一舉剿滅突厥,證明我眼光是對的,我可高枕無憂了!

      這番面面俱圓的官腔打完,接下來就進入了愉快的父子融融的局面,李淵彈奏起琵琶,李淵起身翩翩起舞,眾人山呼萬歲。

      后來李世民要幫李淵抬轎,這場戲做得很足。

      值得一提的是,李淵的晚年還是比較安逸的,他心里憤懣不憤懣不好說,面子上還是豁達通達的,反正他什么大風(fēng)大浪都見過,對政治也沒野心了。

      李淵晚年的時候,他幼年的子女都守在他身邊,他享受了天倫之樂,而且他也不缺少女人,日子過得還是蠻滋潤的,一直活到七十歲,也成全了李世民“忠孝”的美名。

      貞觀九年,李淵在垂拱殿駕崩。

      2

      李唐王朝建立后,皇室內(nèi)部爭奪皇位繼承權(quán)的斗爭愈演愈烈。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突然發(fā)動政變,誅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這場同室操戈、手足相殘的突發(fā)事件,史稱“玄武門之變”。

      在唐朝建立的過程中,李世民謀勇兼具,屢建奇功,聲名遠(yuǎn)播,權(quán)勢大增。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率軍擊滅竇建德,逼降王世充,基本統(tǒng)一了中國,從而名噪天下,威加海內(nèi)。太子李建成也頗有賢名,但相比戰(zhàn)功卓著的弟弟李世民,顯然實力和能力均稍遜。他見秦王勛業(yè)日盛,威望大增,感到自己的皇位繼承權(quán)已受到嚴(yán)重的挑戰(zhàn)和威脅。但因他是李淵親自指定的接班人,合法的儲君,又得到四弟、齊王元吉的鼎力支持,在皇位之爭中處于明顯的優(yōu)勢,便沒有太把李世民放在眼里。

      史載,大唐武德九年(626),李建成、李元吉借突厥進兵犯邊之機,謀劃將秦王麾下兵將調(diào)出抵御,并歸元吉統(tǒng)御、指揮,以削弱李世民的實力。李世民得知后,和親信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密謀,于六月初四日在皇宮北門玄武門內(nèi)設(shè)下伏兵。建成、元吉上朝無備,二人行至玄武門,察覺異常,急忙轉(zhuǎn)身回走。說時遲那時快,李世民從后大喝疾追,李元吉倉惶中轉(zhuǎn)身張弓搭箭,連射三箭,都未擊中。李世民張弓回?fù)簦咏ǔ芍屑箶。齊王元吉也被秦王府猛將尉遲恭一箭射死。

      彼時,唐高祖李淵正在南海池中劃舟取樂,聞訊大吃一驚,忙與裴寂等大臣商議對策,蕭禹、陳叔達本就支持世民,乘機進言說:“建成、元吉本未參加晉陽起兵,因此沒有戰(zhàn)功,而嫉妒秦王功高蓋世,彼此狼狽為奸,謀害秦王 ,F(xiàn)在秦王將其一舉誅殺,陛下可將國事委于秦王”。事已至此,高祖內(nèi)心雖然在翻江倒海,但也拿不出啥應(yīng)對之策,一時委決不下。

      李淵登岸后,只見尉遲敬德(恭)全副武裝立在道旁,十分驚駭。尉遲敬德說,太子和齊王造反,秦王已經(jīng)將他倆處死,特派我前來護駕。蕭禹等人趕忙勸李淵趕快把國事都托付給秦王,尉遲恭也催促李淵頒詔,令軍隊悉受秦王節(jié)制,以便制止太子?xùn)|宮和齊王府勢力發(fā)起的騷亂。李淵無奈,被迫親筆寫下手詔,命令諸軍皆聽秦王號令,并于次日下詔立李世民為太子。此時,全國局勢 、軍隊已全被李世民所掌控,高祖李淵被架空,成了光桿皇帝,無奈之下,只得表示愿意盡早退位。

      武德九年八月,李世民正式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改第二年年號為貞觀。時年29歲的李世民成為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從此開始了他新的政治生涯。

      而唐高祖李淵,從此徙居太安宮,成了退居二線的太上皇。

      李淵做了太上皇后,自知大權(quán)已被李世民所掌控,而且對李世民的陰鷙戾狠手段心有余悸,早已心灰意冷,為保命也就不再過問或干預(yù)任何政事了。李世民對老爹表面上也尊崇有加,對太上皇的享樂需求盡量滿足,并準(zhǔn)備在長安城東北大興土木,修造一座富麗堂皇的大明宮,作李淵的頤養(yǎng)天年之所。李淵對李世民的心思也很清楚,所以就知趣隱退,安于太上皇養(yǎng)尊處優(yōu)的閑適生活。李淵的這種做法,有利于減少宮廷矛盾,同時也為自保,也間接為李世民盡情施展雄才大略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

      貞觀九年(635)五月, 李淵病歿,時年71歲。謚號“神堯大圣大光孝皇帝”,廟號“高祖”。

      回過頭去再說說“玄武門之變”后李世民是如何善后的。 事變發(fā)生后,東宮(太子府)翊衛(wèi)車騎將軍馮翊聞訊后立即率兩千驍騎趕來。由于守玄武門的中郎將常何已經(jīng)投向秦王,守門衛(wèi)士拒不開門,并奮力抵抗,使東宮兵將屢攻不克。

      太子府副護軍薛萬徹見玄武門難以攻克,就想調(diào)轉(zhuǎn)馬頭攻擊秦王府。恰在此時,尉遲恭用長矛挑著建成的首級奔出玄武門,向東宮人馬大喊道:“奉皇帝勅令,殺了謀逆的太子和齊王。我們只殺首惡,不殺好人,從者一概不論,希望你們放下武器,不要做無謂的抵抗”。馮翊等人一見二王的首級,頓時呆若木雞。秦王李世民一聲斷喝: “識時務(wù)者為俊杰,現(xiàn)在太子和齊王已被斬首,你們何必替他們賣命,做無謂的犧牲呢”?東府將士一聽,紛紛棄械歸降。猛將薛萬徹不愿歸附,帶著數(shù)十驍騎,殺出條血路,奔終南山方向而去。另一位副護軍謝叔方眼看東府將士或逃或降,便下馬跪地嚎啕大哭,秦王好言撫慰,并赦免其罪。

      對于太子集團的其他文臣武將,只要他們表示愿意與秦王合作的,都被任用,并信之不疑,給予應(yīng)得的禮遇。比如,原東宮謀臣魏征和不愿投降的虎將薛萬徹,后來都在唐太宗手下?lián)瘟酥匾墓俾。秦王這樣做,消弭了一場潛在的戰(zhàn)爭,夯實了他的政權(quán)基礎(chǔ)!靶溟T之變”雖是一場宮廷政變,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卻也是以這一事件做為起點的。

      【插圖源自網(wǎng)絡(luò)】

      【寫作不易 請勿搬運】

      3

      人在放手一搏時,勇氣之外貴在能有一份理智。

      人在別無選擇時,痛苦之外也貴在能有一份理智。

      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事變,最驚心動魄、最有可能導(dǎo)致局面失控的就是斬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成功取下這兩人性命后,一切貴在有理智地控制,李世民在這方面做的不錯。

      除了拿太子人頭瓦解太子黨的反抗意志,最值得一書的就是第一時間闖入宮中將高祖李淵控制住了,史書上說此時的李淵正在泛舟,這說法有些粉飾,大概是為了烘托大勢已定下父子間的那份理智吧。

      站在李世民的角度,弒父是萬萬不能的,那樣他將徹底敗壞綱常,喪失天下人心,甚至可能召來天下反叛,所以李淵的性命是無憂的。但沒有弒父之心是一回事,玄武門血流成河時,李淵會不會因亂遇險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李世民要第一時間派部將闖入宮中,將李淵控制住,這種控制是有護駕之意的。

      站在李淵的角度,一場變亂,嫡子死了兩個,只剩下李世民一人,而且此時的李世民還掌控著生殺大權(quán),雖然他的內(nèi)心可能極其憤怒,極其哀傷,但魚死網(wǎng)破之事卻也做不出來,只要稍微有些理智,父子間尚有親情,他只能妥協(xié)、接受。

      因為父子間這種微妙而又現(xiàn)實的心理,兩人的反應(yīng)相當(dāng)有意思,不僅沒撕破臉,而且互相都用親情來掩蓋自己的內(nèi)心。李淵有埋怨自己糊涂,沒及早立李世民以致釀成家庭悲劇的意思,而李世民像個被迫用刀玩命的孩子,“跪而吮其上乳”,希望父親能體會到他苦心下還有孝心,能原諒他。

      當(dāng)然,在當(dāng)時的情景下,理智歸理智,表演歸表演,皇權(quán)爭奪的殘酷性還是有的。為了逼迫李淵立刻交出兵權(quán),下詔承認(rèn)他此舉的合法性,盡快禪位,李世民當(dāng)著李淵的面,殺了養(yǎng)在宮中的侄子,這時候如果李淵抓住皇權(quán)不放,父子親情的外衣是穿不了幾天的。

      所幸,李淵夠明智,全都照辦了,裸退之后,到大安宮頤養(yǎng)天年,繼續(xù)生孩子去了。

      李世民在成功拿到皇權(quán),登上皇位之后,有兩件事困擾著他,一是想極力證明自己的合法性;二是如何對待太子與齊王的余黨。

      為了證明事變的合法性,李世民沒少朝自己臉上貼金,在史書上大書特書太宗十八起兵興唐之類的漂亮話;當(dāng)然更少不了朝太子、齊王身上潑臟水,說太子庸碌無能、猜賢妒能、兩人多次想加害他之類的壞話。

      對待太子、齊王余黨,李世民首先祭出的是血腥鐵腕,將太子、齊王的兒子盡數(shù)殺絕了。在血脈上斬草除根后,李世民曾在全國范圍搜捕太子、齊王的余黨,幸得勸諫,他才及時收手,選擇了與太子、齊王余黨和解的明智之道。

      與太子、齊王余黨和解,李世民做的頗有明君風(fēng)范,一方面他啟用了太子黨舊臣魏征等人,另一方面他及時翻篇,不再搞株連,最后就是給了太子、齊王一個還算說得過去的交代。

      事變不久,李世民即追改李建成為息王,謚隱,世稱隱太子,李元吉降封巢王,謚剌(乖戾之意),雖說這兩個謚號皆含失德之意,但李世民最后都以王禮葬了他們,并沒有加以大逆的罪名。

      玄武門事變之后,李世民殺盡太子、齊王諸子,尤其還霸占齊王妃楊氏,曾召后世不少詬病,其實李世民對太子、齊王諸女還是不錯的。

      這一點許多人不太了解,不妨來說一說。

      太子、齊王被誅殺后,除了妃子,兩人大概各留下了五個女兒,李世民沒有殺她們,相反頗為善待。

      太子李建成被殺后,太子妃鄭氏從東宮遷出,不久即受到新皇李世民的恩典,重新得到了棲息居所,后來鄭氏隨女兒生活,事變后又活了四十年,最后歸葬李建成“隱陵”之側(cè)。

      太子李建成留下的五個女兒,封歸德縣主,都保留了基本待遇。值得一說的是,李建成留下的第二女李婉順,后來嫁給了貞觀名臣劉林甫之子劉應(yīng)道,生活十分美滿。

      史書上說李婉順“實有大丈夫之致”,既有才,又有德,許多人評論,從其女可見其父,真實的李建成沒有李世民說的那么不堪。

      齊王李元吉留下的五個女兒,生活待遇上與對待太子李建成留下的女兒一樣,只在一點上特別,李世民將齊王妃楊氏納進了宮。

      從后來李世民對楊氏的寵愛看,他是真喜歡這個女人,但除了喜歡,李世民也有政治上的考慮,楊氏是門閥世家出身,納她進宮即是籠絡(luò)原先靠攏太子、齊王的那一批門閥。

      有意思的是楊氏被李世民納進宮時,身邊還有個沒斷奶的小女兒,她是帶著兩歲的小女兒進宮侍奉新君的。此女長大成人后,獲封歸仁縣主,嫁給了唐初有名的外戚家族姜氏。

      李世民霸占弟媳的畫風(fēng)并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樣,相反他們之間只有溫暖,沒有仇恨,感情相當(dāng)?shù)暮,長孫皇后去世后,李世民甚至想立楊氏為后,只因魏征勸諫,這樣太是失體統(tǒng),方才作罷。

      還有一點十分地耐人尋味,同時也充滿了人情味。

      太子、齊王諸子被殺后,名義上,李世民沒讓這兩支絕后,他把自己的兒子趙王福出繼給了李建成一房,把曹王明出繼給了齊王一房。

      意味深長的是,曹王李明的生母正是楊氏,這等于是齊王原先的老婆后來生了兒子,一轉(zhuǎn)手,又成了齊王的兒子。

      李世民真會辦事!

      4


      玄武門政變,李世民的目標(biāo)根本就不是李淵,而是李建成李元吉兩兄弟。

      當(dāng)然,作為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戰(zhàn)略眼光與能力的大帝級帝王,李世民在謀劃玄武門政變時,肯定要作最壞的打算,把李淵設(shè)計進環(huán)節(jié)里。

      事實上,玄武門政變出奇的順利,一切都在計劃和掌控之中,一旦成功,李世民實際上已經(jīng)掌控了宮廷的權(quán)力。李淵只有三個兒子已經(jīng)滅了兩個,他再也沒有別的選擇。在不順心也是李家之后,他總不能把江山拱手讓給別人。

      再者事已至此,即便他還想干點什么,他的政令根本出不了禁宮了。所以李淵在喪子之痛中干脆爽快的把天下兵馬大權(quán)移交給了李世民,并封李世民為太子。

      有了這些,以李世民的能力,李淵繼續(xù)當(dāng)不當(dāng)皇帝都不要緊了,反正已經(jīng)就是一個頭銜和擺設(shè)而已。

      但是李淵原本就不是一個昏聵之人,他知道當(dāng)前形勢他當(dāng)這個皇帝也是有名無實,而且這種狀態(tài)很容易因為下人的挑唆形成權(quán)力沖突,他不想李家唯獨的父子倆在起權(quán)力斗爭。原本晚年的李淵也喜歡沉迷酒色,干脆這個樣子皇帝也不當(dāng)了,直接交班給李世民,自己當(dāng)一個逍遙的太上皇,樂得逍遙、吟賞風(fēng)月、安享天倫換一個父子團結(jié)。

      其實李淵還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沒有在權(quán)力爭奪的迷局中犯糊涂,這才成就了李世民的千古一帝的偉大功業(yè)與赫赫盛名,也讓自己得到了幸福、有尊嚴(yán)的晚年生活。

      5

      自古關(guān)于玄武門之變的爭議就有很多,今天我打算為唐太宗李世民正一下名,仔細(xì)分析玄武門之變中李淵以及李世民的所作所為。


      一、李淵如何保命?

      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將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殺死,當(dāng)時情況萬分危急。

      建成殘忍,豈主鬯之才;元吉兇狂,有覆巢之跡。若非太宗逆取順守,積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堅持小節(jié),必虧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煬帝,亦不及矣!杜f唐書?高祖二十二子傳》

      在玄武門之變那種危險的形勢中,李淵雖然成為一個極度危險的人物,但是并不需要保命,最開始李世民叫尉遲恭帶領(lǐng)人馬去保護李淵,雖然很多人分析說這是為了逼宮李淵,但是保護之名也是有的。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當(dāng)時玄武門一片混亂,城外李建成黨羽還在拼命,城內(nèi)除了李世民的人還有一些搞不清楚是敵是友的侍衛(wèi)存在,很難保證李淵的安全,當(dāng)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護李淵,要是李淵一死,李世民殺父罪名怎么也無法洗脫,想要成為太子或者皇帝則名不正言不順,換言之,天下豪杰也不會同意,到時候必然有很多人以討伐李世民為由起義。

      歷史上這樣的事件很多,比如宇文化及殺死楊廣,后來竇建德就以討伐宇文化及為由將宇文化及處死,雖然不是父子關(guān)系,但是這種民不正言不順的奪權(quán)方式得不到大家認(rèn)可。

      李世民深知這些道理,所以斷然不會輕易走錯最關(guān)鍵的一步。要說殺死李淵,就更加不可能,一個是沒有必要,一個是不能殺,畢竟父子之情還是有的。我想要是換做常人,早就把李淵一刀斃命,當(dāng)初打江山的時候李淵答應(yīng)日后讓李世民做太子,等到江山打下來又讓李建成做太子,出爾反爾,只是李世民大度。

      立嫡以長,禮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隱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勢逼,必不相容!顿Y治通鑒》

      李淵眼看尉遲恭帶著人馬前來,自己大概問了一下情況:“門外叛亂者何人?”,尉遲恭告訴他是太子李建成與李元吉叛亂,李世民正在平叛。接著尉遲恭又請求李淵交出禁軍兵權(quán)讓李世民調(diào)動以平叛亂。

      話說到這種份上,李淵自然知道該干什么,于是下了兩道圣旨,將禁軍兵權(quán)全部交給李世民,禁軍隨便李世民調(diào)動,這樣一來玄武門之變算是基本成功,沒有什么懸念。

      轉(zhuǎn)瞬李世民來到李淵身邊,不僅沒有什么高姿態(tài),還“跪而吮其上乳”,希望李淵原諒自己。一個父親在經(jīng)受自己兩個兒子死去之后,那種父愛泛濫,自然是舍不得對李世民怎么樣的。李淵并不是不敢,當(dāng)時他打李世民幾下也沒什么,作為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教育,沒人會說他,但是李淵明白自己已經(jīng)沒有任何選擇,他只有李世民一個嫡子,不讓他做太子還有誰呢?

      緊接著李淵做的事情就是讓李世民成為太子,幫助李世民了解三個月朝中政務(wù),然后禪位給李世民,自己光榮退休,安心當(dāng)自己的太上皇。李淵晚年還生下很多孩子,其中有些后來給李世民帶來很多麻煩,比如最小的兒子李元嬰,相當(dāng)調(diào)皮,后來讓李世民很是繁瑣。


      二、李世民如何善后?

      玄武門之變基本事情處理完后,李世民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善后,穩(wěn)定政權(quán),既然要穩(wěn)定政權(quán),李建成之前的黨羽必須拉攏納入自己麾下,于是李世民將馮立委以重任,接下里是薛萬徹、還有李建成的謀臣魏征等人,都相繼得到李世民的重用。

      這種不計前嫌的大度,是一般君王做不到的,很多君王都是采取殘忍的屠殺來達到最終穩(wěn)定,李世民卻以仁義和德來服眾,足以見得李世民的厲害之處。

      將大臣安頓好后,李世民還要籠絡(luò)貴族,比如弘農(nóng)楊氏還有山東門閥鄭氏,他們要怎么去籠絡(luò)呢?弘農(nóng)楊氏中有個女兒是李元吉的老婆,也就是楊氏,李世民為了籠絡(luò)他們家族,把楊氏納入宮中,占為己有,表面上很多人覺得李世民好色殘忍,實際上這樣做也是為了維持政治穩(wěn)定,拉攏楊氏,對整個大唐江山社稷都有好處。

      其次是鄭氏家族,這個家族原本一直支持李建成,因為其女兒鄭觀音就是太子妃,所以如今李世民要拉攏他們,才能促進穩(wěn)定。但是李世民不能繼續(xù)把鄭觀音占為己有,他采取的措施是對山東門閥貴族中的成員委以重任,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庇護,這樣一來,山東門閥就繼續(xù)支持李世民。

      朝中軍心穩(wěn)定,朝外政治穩(wěn)定,整個玄武門之變以及李世民的上位過程算是完美收工。


      結(jié)語

      從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的所有處理事情的方法來看,這樣的君主絕對是一個合格之人,要說他殺了哥哥弟弟,處于那種環(huán)境之下,誰都會那樣選擇!


      備注: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必刪,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

      6


      史書記載,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除掉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之后,立即派大將尉遲敬德進入皇宮“護駕”,而此時,唐高祖李淵正在泛舟游玩呢。他問身邊的大臣裴寂(曾經(jīng)積極支持李淵起兵,位至宰相,后來被李世民發(fā)配了)自己此時應(yīng)該怎么辦才好。裴寂說:“太子和齊王本來就對我大唐開國沒做出什么貢獻,既然秦王現(xiàn)在已經(jīng)殺了他們,您應(yīng)該把權(quán)力讓出來,如此才是天下歸心!

      李淵對這個建議深表贊同,便在宮中召見了李世民,而李世民見了父親之后“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李淵此時說了九個字:“近日來,幾有投杼之惑”。

      投杼之惑是一個成語,其主人公是曾子。曾子是春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除了我們比較了解的曾子殺豬的故事,還有一個曾子殺人。話說某天突然有人闖入曾子家中,告訴曾子的母親說她兒子殺人了,曾母完全不信,繼續(xù)織布;不一會,又有一個人過來傳達了同樣的消息,曾母聽說之后,立即扔掉杼(即織布用的梭子)翻墻逃跑了。

      李淵在此時說出這個典故,顯示出了他的大智慧:我看好你,并且早就表示過要立你為太子了,但是李建成為首的很多大臣都整天找茬,在我面前說你的壞話,他們這些糟老頭子真是壞的很。哎呀,我也是老糊涂了,怎么就相信了他們的鬼話呢!

      如此一來,李淵就避免了事態(tài)的繼續(xù)惡化,他當(dāng)然也知道此時自己的抵抗是無謂的,所以不如順?biāo)浦郏诒H约旱耐瑫r給兒子留個好點的名聲,畢竟以后他們是要上史書的。

      在玄武門之變發(fā)生三個月之后,李淵便選擇了禪位,自己當(dāng)太上皇去了。

      7

      玄武門政變以后,李淵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在后世引起了極大的詬病的。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過程。

      一開始李淵還和一幫他自己的核心成員在海池里劃船玩兒,他在等待著他的三個兒子到達后,讓他的這些核心成員們幫他調(diào)解調(diào)解。

      突然,玄武門的方向傳來激烈的打斗之聲,緊接著,尉遲恭“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也就是穿著鎧甲拿著長矛,來見李淵。

      (李淵劇照)

      我們知道,無論是什么人,見皇帝都是不能穿鎧甲拿武器的。當(dāng)年荊軻為什么能夠在秦國宮殿里堂而皇之追打秦王,就是因為除了秦王有武器外,誰也沒有武器。而尉遲恭見皇帝的時候,不但拿武器還穿鎧甲,這讓李淵暗暗地感到了危險。再加上尉遲恭當(dāng)時是砍下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頭的,因此可以想見,他應(yīng)該是滿身血污。當(dāng)尉遲恭說“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舉兵誅之”這個話的時候,李淵應(yīng)該非常清楚,尉遲恭身上的血,就是他兩個兒子的血。

      任何一個父親,看到一個人身上沾滿兒子的鮮血的時候,一定會非常崩潰,更何況這個父親還是皇帝,有生殺予奪的大權(quán)。但是當(dāng)時他的反應(yīng)不是發(fā)怒,而是問周圍的大臣該怎么辦?實際上從這里已經(jīng)看出,他考慮的問題,已經(jīng)不是兒子們的死活,而是自己的安全了。

      當(dāng)時他身邊的兩位大臣蕭瑀和陳叔達對他說:“建成、元吉本不預(yù)義謀,又無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為奸謀。今秦王已討而誅之,秦王功蓋宇宙,率土歸心,陛下若處以元良,委之國務(wù),無復(fù)事矣!

      從這兩個人說話的口氣可以看出,很明顯,這兩個人要么是在這一刻看清楚了形勢,倒向了李世民的陣營。要么本來就是已經(jīng)被李世民爭取過去的人,這時候自然極力地為李世民說好話。

      但是不管怎么說,作為一個大臣,在那時候說那樣的話,其實已經(jīng)說明一點,他們已經(jīng)不把李淵看在眼里了。他們不但敢于公開為李世民說好話,而且還讓李淵“處以元良,委之國務(wù)”,那意思就是讓李淵交出皇位。

      (尉遲恭劇照)

      一邊是尉遲恭“擐甲持矛”來見李淵,一邊是蕭瑀和陳叔達讓李淵“委之國務(wù)”,實際上這就是一種公開的毫不掩飾的逼迫。當(dāng)這些文臣武將都逼迫李淵的時候,李淵才感到了真正的害怕。那時候他考慮的已經(jīng)完全不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而全都是自己的生命安全了。

      所以李淵說了一個“善!此吾之夙心也。”他一點兒都沒有責(zé)備李世民,而且還說傳位給李世民,是他一直以來的心愿。

      很明顯,李淵說了假話。如果他真的想傳位給李世民,早就做了,還可以因此避免玄武門政變這樣的慘劇?墒菫槭裁此麤]有及時做呢?就是他沒有這樣的打算。畢竟李建成是嫡長子,傳位給嫡長子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

      但是,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自己受到威脅,生命安全不能得到保障的時候,他卻反過來巴結(jié)李世民了。

      而且李淵的巴結(jié)還不只這一點,在尉遲恭的要求下,他立刻就把兵權(quán)完全交給了李世民!熬吹抡埥凳蛛罚钪T軍并受秦王處分,上從之。”

      (李世民劇照)

      從這里可以看出,李淵是皇帝,手中又有兵權(quán),他要處理李世民,本來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說了,一個殺掉自己哥哥和弟弟的人,作為當(dāng)?shù),不去處理他們,是不可能的。但他不但決定把皇位讓出來,還決定把兵權(quán)也交出來。

      有人可能不理解,李淵既然是皇帝,又有兵權(quán),為什么他要立刻交出來,把自己放在一個十分危險的境地呢?他掌控著皇位和兵權(quán),不是更有安全感嗎?

      其實不是,因為李淵看出來了,他已經(jīng)被李世民的人團團包圍著了,李世民的人,隨時都有可能要他的命。就算有兵權(quán),調(diào)令又怎么發(fā)得出去呢?可能只要他發(fā)布調(diào)令,尉遲恭的矛就靠在他脖子上了。

      李淵對李世民的巴結(jié)還沒有完。在見到李世民的時候,他竟然說出來“近日以來,幾有投杼之惑”這樣的話。也就是說,自己“不明”,被迷惑住了。顯然,這是以道歉的形勢巴結(jié)李世民。

      雖然說,李淵在兒子被殺后的做法,刷新了我們的三觀。但也正是因為李淵不反抗,反過來極力配合李世民的奪位,因此玄武門政變得到了最好的善后處理,大唐也進入正軌,走進了李世民時代。這對整個大唐以及老百姓來說,何嘗不是一件有幸的事情。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等)

      8

      玄武門之變,李二出兄不意,攻兄不備,在大哥李建成能操控局勢的京城下手。收買玄武門守將常何,設(shè)伏玄武門。先告御狀說建成、元吉與庶母張姨妤、尹德妃不清不白,在建成、元吉親赴皇宮自證是潔白的波斯貓,走過必經(jīng)之路玄武門時,親自射殺太子建成,尉遲恭射殺元吉。



      但建成、元吉的余黨東宮衛(wèi)隊翊衛(wèi)府車騎將軍馮立、副護軍薛萬徹、謝叔方率東宮、齊王府精兵二千人殺奔玄武門,李世民造反部隊寡不敵眾,形勢萬分危急。



      李世民的善后分以下幾步走:

      一、讓尉遲恭拎出李建成、李元吉的腦袋,以渙散太子及齊王余部的軍心。

      如太子、齊王余部死戰(zhàn),李世民沒好果子吃,馮立等甚至揚言要去攻打秦王府。這一拎頭妙招,讓太子及齊王部斗志全消,很快潰散。薛萬徹和數(shù)十騎逃亡到終南山,馮立殺掉敬君弘后,也解散士兵,逃到荒野。



      二、控制李淵。

      殺兄、殺弟后,并不等于天下穩(wěn)到自己手中了,還有坐船在海池里的李淵,他是皇帝,一旦老爹翻臉,李二就變成叛亂總頭目必遭殺戮。所以,反正一身黑的尉遲恭頂盔貫甲,沖進皇宮,直言不諱地告訴李淵:秦王因為太子、齊王作亂,已誅殺他們,恐驚動陛下,派臣來護駕。(護駕是假,綁架是真);实蹎枌櫝寂峒:如何是好?蕭瑀、陳叔達嚇得尿了褲子,連忙說:秦王功高,不如封為太子,交以軍國大事;实巯铝罡鬈娛芮赝踔笓],天下大定。世民穩(wěn)住局勢,又殺光建成、元吉家的所有兒子。

      李淵如何逃生。

      一、李淵沒想到三個兒子自相殘殺,盡管心如刀絞,但仍冷靜。他知道三個成年兒子只剩一個了,不管愿不愿意,天下只能交給老二啦。

      二、老二腹黑,尉遲恭臉黑,殺人魔頭,現(xiàn)在皇宮已被李二控制,自己已從皇帝變成最高檔的人質(zhì)。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頭。再不低頭,必被老二殺頭!李二能射殺哥哥、弟弟,作為殺人犯、叛亂分子,不在乎多殺一個爹爹。

      三、于是,李淵和李世民通力合作,使盡渾身解數(shù),上演了一出表演秀。

      李淵一代梟雄,搖身一變,變成聽話的老頭,他讓黃門侍郎裴矩到東宮給將士們講清情況,東宮衛(wèi)隊收兵解散了。李淵召見李老二,用手撫摸他的頭:這幾天,我?guī)缀跸笤鴧⒌哪赣H那樣,被很多謠言動搖了對自己親生兒子的信任。李世民跪下來吮父親的乳頭,大哭了很久。

      四、當(dāng)天,李淵頒布詔書,赦免全國罪犯,只問罪建成、元吉兩人,余皆無罪。一應(yīng)軍國大事由世民處理。從此李淵交出軍政大權(quán),發(fā)揚龍馬精神,一心泡妃子生孩子去啰!不怕世民不給弟弟們封王啊!

      五、李淵為建成、元吉的十幾個兒子請免一死,李二把臉一黑,把手一揮,侄子們?nèi)窟青昀?

      要么下做,要么做絕。這才是世民的性格。

      9

      其實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的第一目標(biāo)并不是太子李建成,而是李淵,可以說當(dāng)時的李淵已經(jīng)被控制了,那么李淵如何保命?

      李世民弒兄逼父,畢竟是逆取,所謂“逆取難以順治”,他該如何善后?

      李淵如何保命?

      當(dāng)一個政權(quán)被推翻以后,新生政權(quán)的內(nèi)部統(tǒng)治者之間的關(guān)系便走到了拐點,他們不再是戰(zhàn)友,而是瓜分勝利果實的對立集團。

      唐朝建立以后也避免不了這個問題,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權(quán)力之爭愈演愈烈,尤其是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之間,他們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雙方都在做手腳,最后性格果敢的李世民先下了手。

      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的前夜召集手下文官武將密謀政變一事,可惜的是史書并沒有記載密謀的內(nèi)容,在我看來有兩點必不可少。

      首先,在玄武門設(shè)下伏兵,殺了李世民主要的政治對手李建成。

      其次,控制李淵,如果控制了李淵一切詔令都可以用皇帝的名義下達,這樣可以使李世民的犯上作亂變成大義滅親。

      事實證明李淵確實被李世民控制了,根據(jù)《資治通鑒》記載:“建成、元吉至臨湖殿,覺變,即跋馬東歸宮府。”也就是說李建成、李元吉行至臨湖殿時發(fā)現(xiàn)不太對勁,準(zhǔn)備調(diào)轉(zhuǎn)馬頭回宮,就在此時,李世民的伏兵出現(xiàn)了,所以李建成應(yīng)該死在臨湖殿,而不是大家以為的玄武門,為什么我們要稱其為玄武門之變,而不是臨湖殿之變?

      那是因為秦王府還有一支軍隊埋伏在玄武門外,目的為了切斷東宮的援軍,這支軍隊后來與東宮的軍隊在玄武門展開一場血戰(zhàn)。

      臨湖殿到底在哪兒?史書沒有記載。

      《舊唐書》記載,李世民帶著九個人進入玄武門內(nèi),并埋伏在旁邊的小樹林里,由此可見臨湖殿應(yīng)該在玄武門內(nèi),根據(jù)“臨湖”一詞可以看出,它應(yīng)該靠著湖。

      《資治通鑒》記載,玄武門之變爆發(fā)時,李淵在泛舟太液池,所以極有可能臨湖殿就在太液池旁邊。

      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兒子們打得不可開交,李淵還有閑心泛舟,估計是李世民讓他泛舟的吧,不然兒子打得不可開交,他哪有那個閑心。

      李建成、李元吉被殺后,尉遲敬德滿身血污,殺氣騰騰來見李淵,在唐代,沒有得到許可,便手持兵器覲見皇上,那可是死罪,如果李淵沒有被挾持,他可以立即判尉遲敬德謀逆之罪。

      但是尉遲敬德不但沒有受到一點處罰,還得到了最高的賞賜。

      可見此時李淵已經(jīng)失去自由,他別無選擇,只能乖乖的把權(quán)力交給李世民,如果不交,李世民兄弟都可以殺,還少得了你這位父親嗎?

      李淵為了明哲保身,也不想讓弒父的悲劇發(fā)生在自己身上,于是選擇交權(quán),不久讓位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奪取了權(quán)利。

      李世民如何善后?

      玄武門之變后,李世民當(dāng)務(wù)之急是如何善后、穩(wěn)定人心,畢竟逆取難以順治。

      此時齊王府、東宮的官署已經(jīng)四處逃亡,而且河北、山東地區(qū)是李建成的勢力范圍,如果他們集結(jié)起來,必定會形成一股勢力,李世民該如何善后?

      首先、禮葬李建成、李元吉

      李世民即位才短短一個多月,便頒布詔書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謚號“隱”,史稱“息隱王”,李元吉為海陵郡王,謚號“剌”,史稱“海陵剌王”,以皇家喪禮將他們改葬,李世民還下令讓齊王府、東宮的官署送葬。

      除此之外,李世民還把自己的親生兒子趙王李福過繼給李建成,后來李世民還恢復(fù)了李建成皇太子的封號。

      其次、寬大包容,化敵為友

      李世民為了安撫人心,玄武門之變后,他向天下發(fā)布赦文:

      兇逆之罪,止于建成、元吉,其余黨羽,我既往不咎。

      也就是說李世民對齊王府、東宮的官署一概不追究責(zé)任,赦文發(fā)出的第二天,原東宮猛將馮立前來請罪,李世民赦免了他。

      馮立回去后對部下說,沒想到秦王容人的海量如此之大,他的大恩大德,我必將以死相報。

      果然后來突厥入侵唐朝,馮立總是沖鋒陷陣斬殺敵軍。

      除了馮立以外,魏征也前來請罪,也得到李世民的赦免,后來他倆成為中國歷史上君臣之典范。

      李建成的手下還有一位號稱萬人敵的薛萬徹,東宮兵敗后,薛萬徹逃到終南山躲了起來。

      李世民多次派人請薛萬徹出山,使者對他說:“你的難處我們都知道,你也是為主效力,秦王不會怪罪于你!

      李世民的誠意深深打動了薛萬徹,薛萬徹便出山追隨李世民。

      那些潛逃在外的東宮余黨聽聞后,大部分人放下武器,歸附李世民,剩下的余黨回到家中,再也不問政事。

      李世民的寬容政策消除了東宮、齊王府官署的敵對心理,安撫了人心。


      其三、穩(wěn)定山東、河北

      山東、河北在玄武門之變前是支持李建成的,因為之前他們對李世民討伐竇建德時的武力鎮(zhèn)壓感到非常不滿。

      玄武門之變后,如何消除山東、河北地區(qū)的隱患,如何獲得兩地民眾的支持,成為一大難題,李世民決定采用安撫政策。

      李世民即位第二年,他派魏征到河北、山東進行安撫,魏征本來是山東人,而且他又是太子李建成手下最得力的謀士,他做這項工作再合適不過了。

      魏征來到河北磁縣時,發(fā)現(xiàn)有些地方官并沒有執(zhí)行李世民的赦令,他們?yōu)榱搜,仍然在為難東宮舊部,比如李志安、李思行并沒有得到赦免,于是魏征將李志安、李思行無罪釋放,并授予他們官職。

      李世民除了派魏征安撫河北以外,還下令免除河北、山東地區(qū)一年的賦稅。

      后來山東地區(qū)發(fā)生干旱、災(zāi)荒,李世民賑恤百姓的工作做得也很到位,讓百姓頗為贊賞。

      期間李世民還接受魏征的建議,對關(guān)中百姓、河北人民一視同仁,他提拔重用山東人才,被重用的人大多出身貧寒,在貴族政治體系下,他們能夠得到重用也算是榮幸,當(dāng)然這也是李世民安撫山東地區(qū)的一種手段。

      經(jīng)過李世民一系列的政策,山東、河北地區(qū)得以穩(wěn)固,人心得以安撫,太子集團余黨的恐懼心理得以消除,秦王府集團與太子集團之間的矛盾得以化解,不得不說李世民也是一位打感情牌的高手。

      10

      玄武門之變是唐初皇權(quán)激烈爭奪的一次總爆發(fā)。事變中,李世民除掉兄弟李建成、李元吉,逼迫父親李淵退位,成為最后的勝利者。那么,他是如何善后的?

      一、鞏固勝局

      狹義的玄武門之變,僅指李世民策劃、組織殺害李建成、李元吉的政治事件。但除掉李建成、李元吉,只是李世民整個計劃的第一步,李建成、李元吉各自勢力不小,尤其是太子黨有很多能人,當(dāng)他們得知李建成、李元吉被殺后,薛萬徹等人率領(lǐng)東宮和齊王府的精銳兵馬兩千多人,急馳玄武門,向李世民發(fā)動進攻。

      此時,李世民一方人數(shù)處于下風(fēng),薛萬徹甚至準(zhǔn)備進攻秦王府,直搗李世民的老巢,為太子和齊王報仇。關(guān)鍵時刻,尉遲恭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腦袋扔了出來,對方一看,頓時軍心大潰,作鳥獸散,李世民終于鞏固了玄武門之變的勝局。

      二、斬草除根

      李世民趁熱打鐵,打著李建成、李元吉謀反的旗號,派人把李建成的五個兒子、李元吉的五個兒子全部殺害,還從宗室中除籍。這些無辜的孩子,最大的剛剛成年,最小的還在蹣跚學(xué)步,就這樣被卷入皇權(quán)爭奪,一命嗚呼。

      李世民派去斬草除根的將領(lǐng),打算將李建成、李元吉二人的全部親信誅殺殆盡,但被尉遲恭勸阻。在尉遲恭的建議下,李世民放過了二人黨羽,一概不加追究,也是為了籠絡(luò)人心。

      東宮和齊王府的女眷逃過一劫,但都被沒入宮中。太子妃鄭氏,被允許在長樂門內(nèi)居住,一人孀居,撫養(yǎng)太子李建成未成年的女兒;齊王妃楊氏,因為天生麗質(zhì),被李世民納入宮中,一度受寵,甚至給李世民生了一個兒子,即曹王李明。

      李世民對楊氏十分寵愛,長孫皇后死后,李世民甚至想要冊楊氏為妃,但由于魏征等人反對,李世民放棄了這一想法,楊氏到最后連一個正式名分都沒有。

      三、逼父禪位

      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目標(biāo)當(dāng)然是當(dāng)皇帝,但他不可能像對待兄弟那樣,直接殺掉老爹李淵,因為李淵是父親、是皇帝,即便犯有重罪,他李世民也無權(quán)動手,否則就是弒君殺父,禽獸不如,落下千古罵名。

      李淵不是傻瓜,當(dāng)然知道李世民的目標(biāo)是皇位,他不想交出皇權(quán),但人心和軍隊都被李世民掌控,李淵也無計可施,只得乖乖下詔,稱一切軍國大事暫且由李世民處置。

      沒幾天,李淵冊立李世民為太子,“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后聞奏!

      此時,李淵雖然仍是皇帝,卻已經(jīng)是任人擺布的傀儡,但李世民當(dāng)然不會直接廢掉老爹,留下千古罵名,他要讓老爹配合自己演一出“禪讓”的好戲。

      武德九年(626年)7月14日,李淵向外界釋放了禪位的信號。經(jīng)過一段時間準(zhǔn)備,到9月3日,李淵終于正式頒布制書,將皇帝位傳給太子李世民,自己退位為太上皇。

      此后,李淵不談?wù),一心頤養(yǎng)天年,度過了生命中最后的一段時光?梢哉f,李淵是個聰明人,他沒能阻止兒子們手足相殘,只得選擇讓出皇位,換來自己的平安。

      我是狄飛驚,期待你的關(guān)注!

      相關(guān)問答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