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蒲松齡的《水莽草》是最能反應人性的一篇小說?:桃花江一帶有一種毒草叫水莽草,它的花長得有些像扁豆。人若吃了這種毒草便會變成水莽鬼。而水莽鬼是不
桃花江一帶有一種毒草叫水莽草,它的花長得有些像扁豆。人若吃了這種毒草便會變成水莽鬼。而水莽鬼是不能夠投胎轉世的,除非引誘別人吃下水莽草,才能夠轉世輪回。因此,在桃花江一帶,有很多水莽鬼存在,他們經常四處游蕩,企圖尋找替身。
有個書生姓祝,這一天,他遠行前往好友方生家玩耍。行至半路,口渴難忍,四處張望尋水時,突然看到路邊有一老婦人支著一茶攤,大喜過望,連忙前去,想要買杯茶喝。
老夫人見祝生想要喝茶,殷勤地將他拉到了茶棚,不一會兒就端來了一大杯茶。祝生此時正是口渴難耐,正準備一飲而盡時,聞到茶中有一股腥味,皺了皺眉頭,將茶水遞給了那老婦人,說自己突然不渴了,轉身就走。
那老婦人見祝生要走,頓時急了,連忙說:“定是這茶水不合公子的胃口!”于是朝著茶棚里間喚道:“三娘,趕緊倒一杯好茶來!”
不一會兒,只見從茶棚里間走出了一個容貌端雅秀麗的姑娘,蓮步輕挪間,將一杯茶端到了祝生面前,祝生何曾見過如此漂亮的姑娘,眼睛一動不動的盯著人家,失神間竟然忘了端茶杯。
那姑娘見祝生眼睛直勾勾的望著自己,頗有些不好意思,害羞的低下了頭,輕聲說道:“公子請用茶。”
一連說了好幾遍,祝生才回神,慌手慌腳的端起茶杯,仰頭一口飲,也不管茶是否合口。
此時那老婦人含笑著點了點頭說:“二位先慢慢聊,我出去看看!
那老婦人出去,祝生迫不及待的去拉那姑娘的手。四目對視,祝生眉目間滿是愛慕之情。
看著佳人就在眼前,祝生的心臟砰砰直跳,忙問姑娘家住哪里?是否婚配?
那姑娘被祝生抓著手,一時掙脫不開,頓時飛霞爬滿了耳頸,言語間有些顫抖的說:“我一直就在這里,公子想來,晚上便來吧!
祝生從姑娘這要了一點茶葉,便告辭離開了。
就是腦海間想著那姑娘,仿佛路途都不怎么遙遠了,不一會兒,就趕到了方正家。
可剛和方生寒暄了兩句,祝生便感覺腹中疼痛難忍,冷汗直冒,方生連忙問,是否是吃壞了肚子?
祝生思考間便懷疑起了途中喝的那杯茶水,忙將這事告訴了方生。
方生大叫不好,對祝生說:“那茶水很可能是用水莽草泡的,我父親當年就是誤吃水蟒草中毒而死的!
祝生連忙拿出那一小撮茶葉讓他辨認。方生細看,果然是那水蟒草,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方生對祝生說:“這水莽草之毒,近乎無解,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將那水蟒鬼生前的舊褲子拿出來煮水喝,才可解此毒。不過,那水蟒鬼也會因為尋找替身失敗,無法轉世輪回。”
方生又問祝生那姑娘的姓名和容貌,祝生一五一十的都告訴了他,方生說:“這水莽鬼,定是那寇三娘!
方生又緊接著對他說:“當年,南村有一姓寇的財主,他有一個女兒,人長得非常漂亮,后來因為吃了水蟒草中毒而死,如今看來一定是他女兒寇三娘在作祟。我陪你去寇財主家一趟,咱們要來舊褲子煮水喝,此毒便可解。”
二人連歇息都未歇息,便直奔南村寇財主家。
本以為事情會非常順利,可寇財主聽說祝生中了女兒的水蟒草,知道女兒要輪回轉世了,哪肯將舊褲子給他,二人嘴皮子都磨破了,那寇財主仍然將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
二人沒有辦法,只能又返回方生的家里,可剛進家門,祝生便毒發(fā)了。
祝生對方生說:“那寇三娘害我,我就算做鬼也不會放過她!闭f完便毒發(fā)身亡了。
方生將祝生的遺體帶到祝生家,祝生的父母見了淚如雨下,哭的半天都緩不過氣兒來。
祝生一死,家里只剩妻子和一個不滿周歲的兒子,妻子守了半年寡就改嫁了,只留下祝生的父母,終日勞累的帶著孩子。
一日,祝生的母親正抱著孫子在那傷心。見外面有人進來,細看發(fā)現是自己的兒子,震驚的說不出話。
祝生忙對母親說:“我雖然身死,但也能夠見到母親大人,如今看到母親大人如此傷心難過,便趕回來侍奉您。”
祝生又將一人拉到了父母的面前,說這是他娶得老婆。
祝母見兒子回來,高興的不行,連忙拉著兒子坐下,說起了家常。
原來,祝生死后因為不能投胎轉世,就四處打聽那寇三娘,后來遇到了方生的父親,這才得知寇三娘已經輪回轉世,投胎到了任侍郎家,方生氣不過就將寇三娘硬拉了過來。
寇三娘本來就對祝生傾心,但奈何當時也是沒有辦法,如今事情已經成了這樣,二人也放下了恩怨,便結為夫妻,如今日子過的還不錯。
祝母見此,心甚慰,仔細端量著寇三娘,頻頻點頭。祝生和寇三娘就此在家里住下,侍奉在父母左右。
寇三娘說想將自己的消息告訴父母,祝生怎么也不同意,祝母覺得如今已經成了這樣,便勸兒子,祝生無奈只好同意。
寇財主夫妻二人聽說自己女兒的事后大驚,連忙坐著馬車前往祝家,果然見到自己的女兒,三人抱頭痛哭。
寇財主對此事心有不平,但這件事終究是女兒有錯在先,也就釋然了。寇財主看到祝家家境貧寒,于是叫人送來了錢財,又將屋宅翻新,如此也就同意了這門親事。
雖說寇財主讓祝家的日子一天天變好,但是祝生還是對當初寇財主見死不救一事耿耿于懷,怎么也不肯去自己的岳父家。
就這樣時間過了許久。
有一天,村里有人傳言,有人吃了水蟒草本該喪命卻復活了,口口相傳之下,竟然引發(fā)了一場不小的風波。
祝生對母親說,這件事是他做的,那人是被水莽鬼李九害死的,他正好碰到,便將李九趕跑了,那人自然就活了過來。
母親問他,為何不給自己找一個替身,祝生咬牙切齒的說:“兒子平生最恨這種事,又怎能違背良心呢?如今侍奉在母親左右,也不想再去投胎轉世了。”
祝母見兒子說出這番話,高興的不行,連眼角的皺紋都仿佛消散了很多。
后來,十里八鄉(xiāng)但凡有人吃了水蟒草,都會請祝生幫助,祝生也會伸出援助之手,一時間祝生的名望,在十里八鄉(xiāng)更勝了。
十多年之后,祝生的父母去世了,祝生夫妻二人很傷心,因為祝生幫助過很多人,所以前來吊孝的人絡繹不絕,祝生都沒有出去,只是叫兒子披麻戴孝守靈。
后來任侍郎家的小老婆,生了個女兒,可是沒過幾個月就夭折了,任侍郎聽說祝生的經歷以后,便與祝生結交。
兩年之后,任侍郎將自己的孫女兒許配給了祝生的兒子,兩家結秦晉之好,一直來往不斷。
就這樣又過了很多年,祝生對自己的兒子說:“我不久之后就要走了!
兒子大驚,忙問原因,祝生回答:“我因為做了好事被天帝表彰,如今被封為“四瀆牧龍君”,很快就要上天任職了。
過了幾天,夫妻二人穿著新衣服,坐著從天上飛下來的馬車,不一會兒就消失不見了。兒子見父母坐馬車飛走了,同媳婦又哭又拜,傷心欲絕。
與此同時,寇財主家也發(fā)生了同樣一幕,寇三娘前來與父母道別,寇財主再三挽留?苋飺u了搖頭,出門便消失不見了。
祝生的兒子得到寇財主的允許后,將寇三娘和父親的墓合葬了。
祝生上天做了四瀆牧龍君,再也沒有下過凡,可至今,桃花江一帶,仍然流傳著關于他的傳說。
倘若有一天,你中了一種劇毒,解藥是讓別人服下這種劇毒,你會如何去做?我相信大多數人會像寇三娘一樣尋找替身,這是人性使然,也是人本身的劣根性。
可祝生用他的行動向我們證明了,除了尋找替身,還擁有另一種更好的辦法,那就是讓更多的人擺脫這個詛咒。
同時祝生一事也讓我們知道了,做好事一定會得到回報,只是早晚的問題罷了。
對于本文,你是怎么看的?歡迎評論區(qū)留言!
我是北暮,喜歡我的文章,就點贊關注吧!
(強烈建議品讀蒲松齡原著《水莽草》,北暮再細致的描寫和改編,都不及原作萬分之一)
這部小說給人三點啟示:一是外出旅游時,不要飲用不明嚴來歷的飲料和水,利用飲料下迷藥害人的案件從古到今一直都以發(fā)生從來沒有間斷過。即使現在隨便喝了陌生人給的飲料茶水而被拐賣的事也時有發(fā)生。
二是不要色迷心竅,要保持自己的道德底線。小說中這個祝生如果不是對美貌女子心生不軌,是不會上當受害的。
三是不要把幸福建立 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那種幸福會因別人的報復而不牢固的,象那個三娘就是。本來可以去轉世的,可是被自己的害死的人不會善罷甘休的,只能以身相許啦。
蒲松齡所寫的《水莽草》,確實反應了人性中的一些善惡元素,但是類似反應人性的文章,在《聊齋志異》這本小說中還有很多。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家里面就有一本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當時年紀小,還不完全理解書中的意思,但是也能夠理解其中一部分大意。
其中印象中深的,就是其中很多文章借鬼狐精怪之說,來描繪社會的現實,諷刺人性中黑暗與愚昧的一面,當然也有對于正義和善良的謳歌與贊美。
《水莽草》這一篇,大意是說水中有一種毒草,人誤食之后就會被毒死,毒死之后,就會變成水莽鬼,傳說此鬼不得輪回,必須有另外一個同樣被毒死的人來替代,前一個被毒死者才能重新輪回。
有一個祝生,在旅途中就不幸誤服水莽草熬制的茶水,中毒身亡。之前一位被毒死的寇三娘在找替代者,碰巧遇到了祝生,就很自然的瞄準祝生下手。
兩位的緣份就此拉開了序幕。
祝生既然喝了此水,就被毒死,他搞清楚原因之后,就找到已經投胎的寇三娘,強行把已經投胎的寇三娘又拉走,并且兩位鬼竟然又結成了親,后來竟然還有了孩子。實在是不可思議、曲折離奇。
后來,祝生與寇三娘一直沒有投胎,而是作為鬼逗留在當地。祝生因為痛恨人服水莽草列后又找替代者,這樣不知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冤死,所以就幫助那些有求的人家解決這種問題,在十余年間竟救下了不少人命。
后來祝生對他兒子說,一帝因為祝生在人間助人有功,所以封他為四瀆牧龍君,不一會兒就有四匹長著鱗甲的馬拉著黃檐車,祝生和寇三娘盛裝而出,同登上車,他們的兒子哭泣著跪拜,馬車與人忽然間就不見了。
祝生遇到寇三娘被作為替代者,其實也是有更早前的緣份,要不然兩人也不會遇到一起?苋镒鳛檎`服水莽草毒死,然后又來找替代,雖然是出于無奈,但是卻既愚昧又不仁義,她自己已經受到傷害,還以傷害他人來實現自己的解脫,這種作法并不可取。
而祝生卻是不同,自己在受到傷害之后,不想再讓別人受到同樣的傷害。除了強拉著寇三娘結為夫婦之外,并未像寇三娘那樣去找替代者。而是堅決留在當地,為當地其他老百姓解決類似問題,最初發(fā)心雖然出于激憤,但是行為確實值得稱贊。
蒲松齡,清朝山東人。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他年少時聰慧過人,過考縣府道皆是第一,但是從此以后再也沒有考中過,后來一直以教書為生。這也是一個比較奇特的經歷。蒲松齡的書房叫作聊齋,他在聊齋中寫下了近500篇的志怪小說《聊齋志異》。
據史料載,蒲松齡當年為了寫《聊齋志異》,平時聽到別人講的奇聞軼事,回家就粉飾加工成一篇文章。另外在他的家鄉(xiāng)柳泉旁邊擺茶攤,請過路人講奇異的故事,講完了回家加工成篇。就這樣慢慢累積,最終在他39歲時,寫成了流傳后世的志怪小說——《聊齋志異》。
書中的文章或是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
或是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
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
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
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與人的生死虐戀,表現了作者所期望的理想中的愛情世界。
有人說,《聊齋志異》這本書,其中就有作者蒲松齡的影子,他一生科考不中,直到71歲才考中貢生。一生窮困潦倒,連居住的地方都有經常有狼出沒。蒲松齡在這樣困頓的生活境況中,對于現實社會的不滿與抨擊,也都在這本書中有所體現。
而蒲松齡對于愛情的憧憬與希望,在《聊齋志異》這本書中也有體現。有很多文章都描寫了驚世駭俗的人與仙、狐、鬼、狐之間的生死愛戀,也是暗含著作者對于世俗情感的一些看法與觀念。
郭沫若曾曾評價蒲松齡說:\"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也是對蒲松齡及《聊齋志異》比較中肯的評價。
關于《聊齋志異》,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或閱讀過,對于其中的鬼狐故事也都津津樂道。大多數讀者都把這本書定義為志怪小說,認為蒲松齡是借談鬼說狐,來揭露當時社會不公平現象,對于官場黑暗、政治腐敗的社會現象進行抨擊和諷刺。
筆者的觀點:如果站在佛教的立場上來看待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它其實就是一本描寫六道輪回的書:有人間之事,有地獄道之事,有鬼道之事,有畜生道之事,有修羅道之事,也有天道之事。活脫脫一部六道輪回圖。
佛家的觀點: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中有六道輪回,眾生因為個人所造作的罪業(yè)而在這六道之中輪回不休,不得出離,痛苦無邊。如果不讀佛家經典,不接受佛法教育,那就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也找不到出離六道輪回的方法。
同樣一本書,每個人的觀點都不盡相同。以上是筆者一家之言,以作大家閑暇之余的笑料。
《水莽草》是蒲松齡《聊齋志異》里的一篇,故事講述了一個“水鬼復仇,又大義救人”的故事,之所以說它最能反應人性,我想應該是故事的主要人物,都被安放在了一個兩難的處境中,而不得不做出抉擇,這種情境下的抉擇,最能體現人性的善惡美丑。另外故事中主人公祝生這一人物的表現,也充分說明了人性的復雜。
《水莽草》的故事中,誤服了水莽草的人,就會死去變成水莽鬼。這是很慘的一種鬼,除非找到被同樣毒死的替身,否則永遠無法投胎轉世,只能凄慘地飄蕩在陰陽兩界之間。
不知為何會有這種殘酷的設定。正常人正常情況下不會主動去吃水莽草這種毒草,誤服致死變成 水莽鬼已是不幸,卻不知犯了什么天條,水莽鬼連和其他鬼一樣正常投胎轉世的權利都被剝奪,要想投胎轉世,就必須找來同樣被毒死的替死鬼。因此,當地的水莽鬼越來越多。
做水莽鬼的日子一定不會好過,投胎轉世的資源極其有限,而且必須建立在傷害他人性命的基礎上。人人都向往自由,水莽鬼也渴望新生。只是為了新生,就必須得傷害他人性命,違背道德良心;要想不違背道德良心,就只能永遠在陰陽兩界的夾縫中做個凄慘的水莽鬼,沒有新生的機會。
這是故事里,做為水莽鬼的老嫗和寇三娘包括后來的祝生,所面臨的第一個兩難處境。
老嫗利用年輕貌美的寇三娘作誘餌,引誘祝生喝下了水莽草,祝生到朋友家后很快命在旦夕。但其實水莽草之毒并非無解,只要拿到水莽鬼生前所穿過的褲子煮水喝下,中毒之人便可活命。恰巧祝生之友知道這一點,又認知寇三娘的父母,便趕去寇家門上,長跪不起,哀求寇家父母救祝 生之命。
這時,寇家二老也立即面臨了同樣的兩難選擇。救人對他們是舉手之勞,只需要拿出女兒生前的衣物即可救人一命,他們也知道這是女兒害了祝生;然而,作為父母,他們拿出衣物,就是眼睜睜地看著原本無辜慘死的女兒失去脫離鬼域的機會,繼續(xù)沉淪下去。
生死是最能考驗人性的時刻了。無論人鬼,面對唯一的生存機會,必須要在“害人自!迸c“永墮鬼域”之間進行抉擇,而前提是此時的人/鬼,自己本身也是受害者時,有幾人能輕易地做出選擇?
人的天性,和由人變成的鬼的天性,對于“生”的渴望是最為強烈的,正是由于這種極端的渴望,盡管明知道違背道德,水莽鬼還是選擇尋找替身,替身死后再尋找新的替身,仿佛一個無解的循環(huán)。
這也恰好說明了,祝生在變成水莽鬼后不愿害人,反而救助其他被水莽鬼所害之人,這種行為有多么大義和高尚。
故事一開始,祝生路遇施茶的老嫗,老嫗端來茶請他喝,他聞到味道不對,轉身就走。然而老嫗喚出美麗的少女寇三娘,他卻立馬被迷住,喝下了后者端來的“香茶”,不但如此,還趁機調笑美女,摘下美女手上戴的戒指。他家中已有妻兒,但面對途中的艷遇,還是控制不住地想要偷香。他拿走戒指和一撮茶葉,是為了有機會再來親近芳澤。
他的這番作為,說明了他面對美色的意志軟弱和貪婪。
沒想到這香茶和美女是致他于死的工具。他恨寇三娘以美貌惑人,恨寇家父母見死不救,發(fā)誓“絕不讓寇家女兒投生”。他說到做到,成鬼之后一心尋找三娘下落,尋了好久,在得知寇三娘已投胎為人后,還是強行把她抓了來,做了自己的媳婦,并帶回家中,侍奉老母與前妻留下的孩子。三娘請求把自己的情況告知寇家父母,他不同意。當寇家父母聽到他老娘傳的消息時,趕來相認,又心疼女兒受罪,給他們送來財物、蓋起豪宅。祝生心底的恨并未消除,他在三娘的請求下拜見了岳父母,卻從不肯登寇家的門。
他尋找三娘復仇很正常,但他強奪去已經投胎轉世的三娘(當時還是個嬰兒)性命時,可說是“一命抵一命”。然而他對三娘的執(zhí)念不消,把三娘拘在身邊,名為妻子,但從他回到家中對待三娘的一系列行為來看,實則是拿三娘當作傭人。他對努力學習做家務侍奉老母和孩子的三娘,并沒有什么憐惜。這也看出來,他身上有一種偏執(zhí)的性格。
但另一方面,他在對待外人時,卻無比正直。他自己作為水莽鬼,卻不愿去尋找替身,不愿別人再重復自己慘死的悲劇。為此,他還趕跑了作惡的水莽鬼,救活了被水莽草毒死的村人,凡是有類似遭遇的,找到他,他都能搭救出來。
在這一點上,他跟《聊齋志異》中的另一個水鬼王六郎很相似,都是自己遭受毒害,卻不忍拉別的無辜之人下水,寧愿為此失去新生的希望。只是,王六郎還曾有過拉人下水的舉動,是被啼哭的嬰兒喚回了惻隱之心,不忍因自己而造成別人母子倆的悲劇,于是一番掙扎后放棄了生的希望。祝生卻是一直就堅定地秉持著“不讓我的悲劇重演”的信念,義無反顧地出手救人。
他的這番義舉,充分體現了他的高尚與大義。以一己之力,把水莽鬼們冤冤相報的死循環(huán)斬斷了,這種舍己為人的行為,完全稱得上是顧念蒼生的大英雄。后來,天庭為了表彰他的義舉,封他做了“四瀆牧龍君”,這也是他應得的待遇。
祝生成為水莽鬼前后的作為,既有貪色執(zhí)拗的一面,也有孝順與大義的一面,因此,他的形象是立體的,他的行為,也體現了人性的復雜。
《水莽草》不是童話故事,這里的主要人物,幾乎都面臨極端的生死困境,要做出任何一種行為,都無法做到兼顧各方利益,在這種極端的困境下所做出的選擇,就充分地體現了人性。
老嫗和寇三娘所做的選擇,也是大多數水莽鬼的選擇,可以說體現了人性“惡”的一面,然而她們自己本身,也是這種“惡”的受害者。
寇家父母在面對祝生朋友的哀求之時,也面臨著與《王六郎》中的許漁夫相億的困境,不救違背道德,救了就要面臨所愛之人永遠失去生存希望的痛苦。此時此刻,不論作出什么選擇,他們的心都在煎熬。
也因此,祝生在選擇跳出自己的局限,為被水莽鬼所害的陌生人爭取生存機會時,他的人格光輝就顯得格外的明亮。另一方面,他對待寇三娘的行為,也顯示了他并不是一個完人,身上也有諸多人性的缺點。但在對待老母幼子時,他又盡力給了他們生存的保障。
另外,祝生的朋友為搭救祝生,毫不遲疑地向寇家父母長跪哀求,也體現了他作為一個真正朋友的溫暖與擔當。而寇三娘被抓回祝生身邊,做他的妻子,替他侍奉老母和孩子,既有弱女子無法反抗的無奈順從,也有為自己的行為贖罪的擔當。
正是基于以上分析,《水莽草》不一定是“最能”反映人性的一篇小說,但毫無疑問,它在短小的篇幅里,的確描摹出了人性的復雜與立體。
我是阿財姐姐,用心寫字,用心回答。茫茫網絡,相逢是緣,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fā)。
《水莽草》的由頭與此類似,說是誤食了水莽草的人,成了水莽鬼,必須等有人也吃了水莽草死后,水莽鬼才能投胎轉世。
有個祝生在造訪朋友的路上,口渴難耐,好巧不巧地就有個茶棚。有個老婦(掌柜)在,見了祝生,熱情地招呼,奉了一杯熱菜。祝生這時警惕性也挺高,聞了聞貌似氣味不像茶飲,索性就打算走了(估計怕是蒙汗藥)。
但是,老婦攔了下,而且叫了位三娘奉上好茶。眼見一位十四五歲的麗人,捧了杯新茶出來,而且聞起來芳香四溢。祝生估計是看人看傻了,喝了一杯又叫再來一杯,等老婦離開去奉新茶,對這麗人就不太規(guī)矩了,捏了捏人手腕,還把人一指環(huán)給摘了。麗人倒也不避,還招呼祝生可以再來。祝生索性便討了點茶葉,和那指環(huán)一并帶走了。
等到了朋友家,身體就不舒服了。等問清楚情況,再驗下這茶葉,還真是水莽草。而且這麗人的來歷也從朋友處得知,原來是南村財主寇氏的女兒,寇三娘。聽人說吃了水莽草的人,可煮水莽鬼闖過的褲襠,灌湯喝后可痊愈。(這情節(jié)也是詭異得很)
朋友到了寇氏家求了半天,寇家肯定是不答應了。沒辦法,朋友把祝生送回他家,沒想剛到門口,祝生就毒發(fā)身亡了,死前還不忘說決不放過這寇三娘。
祝生新亡,妻子半年就改嫁了,只留下了一兩歲的嬰兒。老母親獨自撫養(yǎng)著孩子,日日哭泣。沒想到,有一天這祝生居然就回到家中,原來他在地下聽到老母親日日哭泣,實在是不忍心,所以回來服侍。而且雖然已經身亡,祝生在陰間也有了家室,便勸慰母親安心。而且這妻子居然是這寇三娘,當時祝生成了鬼,找著這寇三娘正要投胎,便強捉了來。后來兩鬼估計就是一個追,一個跑,相殺相愛,沒想到居然就相識成親了。而且這寇三娘也知書達理,兩鬼相處也甚是融洽。
于是,這祝生夫婦便在家安心服侍老母親了。
一天,村中有中水莽草毒而死的人居然活過來了,原來是祝生把那個下毒的水莽鬼給驅走了。老母親便問他,問什么不找人代替好去投胎。祝生說:兒深恨此等輩,方將盡驅除之,何屑為此!且兒事母最樂,不愿生也。一是不屑,而且反對這樣做,二是要服侍老母親。
之后誤食水莽草的人家,都來祝家禱祝,果然就能復生。最后,祝生被天帝封為了“四瀆牧龍君”,夫妻倆便就此飄然而去了。
整篇故事來看,除了大贊祝生的善和孝,其實還有一個品德更為難得,那便是:義。這種義是一股浩然之氣、一股天地正氣,是一種蘇世獨立,敢于反抗的血性。
只是在這晦暗沉淪的陰間,倀鬼易見,義鬼寥寥而已。
聊齋里全是神鬼妖狐人,大都奇奇怪怪,這些故事看似路邊社出品,仔細琢磨琢磨,都是好一場人間真實大夢。水莽草講了一個倔人變成倔鬼一倔到底的故事,談的是鬼怪,卻遠勝人間大俠。
《水莽草》發(fā)生在湖南桃花江一帶,蒲松齡說,水莽是一種毒草。我查了一下,現實中,湖南還真有水莽草,學名叫雷公藤,根莖含有劇毒,又叫斷腸草和蠟門心。
水莽鬼們制造各種誘惑,捕獲在世生人。生人扛不住誘惑,就會誤食水莽草,變?yōu)樗Ч怼L一ń粠Ч硖貏e多。
有一天,小說主人公祝生去拜訪他的同年。他經過一條道路,路旁有一涼棚,里面有老太太提供茶水。
祝生口渴難耐,進去求茶水解渴。老太太很熱情,準備了AB兩套計劃。A套計劃簡單粗暴,把用水莽草熬成的水,當作茶水端給祝生。如果祝生噸噸噸……把茶喝完,后面的故事也就沒啥戲劇性了,蒲老先生讓祝生搞亂A計劃。
老太太臨場變陣,及時采用B計劃。她喊“三娘,端杯好茶來!”從里面走出一位姑娘,蒲松齡沒有具體描述長相,只用了九個字來形容,“年約十四五,姿客艷絕。”什么樣的俊美才能配得上“艷絕”,大家可以充分聯想。
祝生被迷得神魂顛倒,接過茶水一飲而盡,順便與三娘調了一會兒情。該死鬼都有該死的理由。
祝生趕到同年家,突然心頭不適。同年大駭,告訴祝生,你被水莽鬼做局了,想要得救,需三步。第一步,去水莽鬼寇三娘家里;第二步,拿到她生前所穿的褲子;第三步,用褲子煎水服下,即可痊愈。
同年替祝生找到寇家,講明實情,長跪在地,苦苦哀求?芗液芾淠,因有人做女兒的替身,女兒從此可以超生,堅決不給,連聲道歉都沒有。同年無奈只得回來告訴祝生。
祝生也很絕決,發(fā)下誓言:
“我死后,變成鬼也絕不讓他家女兒投生!”
祝生說到做到。他歷經千辛萬苦找到已投生的寇三娘,把他強行抓回陰間,并讓她替祝生母親操勞?芗胰寺犝f后,來到祝家,見到了水莽鬼寇三娘,頓時嚎啕大哭。
有一天,村里有人中局,成了水莽鬼,卻突然死而復生。祝生說,“我干的,水莽鬼李九要加害于別人,我把李九給辦了!卑凑账资捞岢膬炔扛偁幚碚,祝生把李九辦了,應趁機搶占李九位置,投生人世,他卻違背規(guī)律把替死人給放了。
母親大惑不解:
“你怎么不找個人替自己呢?”
雖然蒲松齡沒有寫,但我猜測,有祝母式疑問的,應該是人群中的絕大多數,甚至會有不少人私下竊笑,祝生真是個呆瓜。
祝生不以為然,答道:“我最恨這些找人替死的水莽鬼,正想將他們全部趕走,自己又怎肯做這種害人的勾當!”
蒲松齡的確很懂人類,“從此后,凡中了水莽毒的人,都備下豐盛的宴席,到祝家祈禱,無不靈驗!蔽铱傆X得這段話很有深意,可解析為:
人不會因為看到其他人變成水莽鬼而從此抵制誘惑,人也不會因為祝生這類好榜樣而不去害人。直指人心。
有人說《聊齋》只寫“異類”,即鬼、狐、神、妖,這不準確,是只讀選本、未通讀全書的結果。其實,書中大約四分之一的篇章只寫人,即凡夫俗子的活動,沒有“異類”摻和。
即使在鬼狐神妖故事中,也都有凡人出場,且多數由凡人唱主角。當然,這些凡人都有不凡之處,要么是能力超群,要么是行為怪異,要么是經歷奇特。
一部《聊齋》,有名有姓的人、鬼、神、妖上千個。其中的凡人,有帝王將相、才子佳人、高官顯貴、農夫商人、僧道術士、俠客武將和乞丐無賴,涵蓋了社會各個階層,類型齊全,性格各異。
《聊齋》的視野有多寬,說出來真是出人意料。它所描寫的地域,北到遼東,南到南沙,西到云南,東到朝鮮,上到外空,下到地獄。它所涉及的社會階層面非常多,上至皇宮、王府,下至市井、鄉(xiāng)間。
魯迅先生曾高度評價《聊齋》為“專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也曾盛贊《聊齋》“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求生是人的本能,但在蒲松齡的筆下,我們卻發(fā)現,當求生與盡孝發(fā)生沖突時,故事的主人公卻為盡孝而寧死,《水莽草》中的主人公祝生因誤食水莽草而死。其“妻不能守柏舟節(jié),半年改醮去”,留下一周歲孤兒由其母自哺,“劬瘁不堪,朝夕悲啼。一日,方抱兒哭室中,生悄然忽入。母大駭,揮涕問之。答云:‘兒地下聞母哭,甚愴于懷,故來奉晨昏耳……”。后來,祝生有了再生的機會,卻讓給了他人!澳冈:‘汝何不取他人以自代?’曰:‘兒深恨此等輩,方將盡驅除之,何屑此為?且兒事母最樂,不愿生也!
鬼為盡孝寧可不復生,顯然是對蒲翁“百善孝為先”理念的最好詮釋。連但明倫也對此評價到:“人未有不畏鬼者,畏其為害而人不知也。鬼而能恕且孝,鬼不且將畏人乎哉!
其實《聊齋》被人喜愛,不僅是因為故事奇幻瑰麗,而是因為他雖在寫花妖狐魅,但實際背后反映的卻是人性。借花妖狐魅,寫出人性的種種弱點:貪、嗔、癡、慢、疑。而蒲松齡的《水莽草》是最能反應人性的一篇小說。
蒲松齡耗盡畢生心血寫就的《聊齋》,真的寫盡了人性善惡。我只分析了那些鞭撻人性假惡丑的篇章,但其實還有很多篇章歌頌了人性真善美。
但盡管這世間不乏人性溫暖,但我們不能因為人性美好,就忘記人性弱點。
只有認清人性陰暗,才能享受人性美好。
《水莽草》是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一篇小說。小說描寫了寇三娘誤食毒草“水莽鬼”,變成了“水莽鬼”。誰食了“水莽鬼”毒草,再也無法投胎還原,只能通過找到替身,引誘他人喝下“水莽鬼”毒草,才能轉世投胎。寇三娘找到了祝生。
水莽草
祝生喝下了寇三娘“水莽鬼”毒草身亡。但是,祝生沒有像寇三娘那樣去找替身,而是去找寇三娘。費盡周折打聽到寇三娘已投胎任侍郎家。祝生找到了寇三娘質問,寇三娘百般解釋,祝生站在寇三娘角度思考,原諒了寇三娘,認為她這樣做也是處于無奈。就這樣,兩人不但沒反目為仇,反而不計前嫌,還結為夫妻了!
盡管如此,祝生沒有像寇三娘那樣費盡心機去找替身,反而,幫助那些被“水莽鬼”毒草毒害的人。每當看到“水莽鬼”在尋找替身,祝生就會主動幫忙,把“水莽鬼”趕走。他不愿意為了自己的利益去毒害別人,更不想讓無辜的人喪命于此。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寇三娘是犧牲別人保全自己,而祝生與寇三娘正好相反,為了別人犧牲自己,具有真善美的高尚情操,這也是祝生為什么能感化寇三娘的根本原因。
從這兩人身上,我們看到人性:為我就是損人利己,為他就是毫不利己。這兩種人性是同時存在的。
寇三娘
我們反對寇三娘似的人性,私欲是社會公害,不安寧的根源。我們提倡祝生似的人性,它是社會安定根本元素。祝生的言行,是社會和廣大人群所能接受和肯定的人物,在他身上體現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值得贊賞的。祝生的美德能夠熏陶寇三娘,使其成為祝生一樣的人物。
聯系現在的人對寇三娘和祝生的人性認識,可能有的人認為:如果自己面臨寇三娘那樣的情境,也許會做出犧牲別人保全自己的選擇,那么,這就是人性中的劣根性,不值得提倡,要反對要制止。難道傷害別人才是解脫自己唯一的手段嗎?如果是,很多人會選擇,我們的人類社會那就全亂套了!我們當代社會經常會看到,有些人倒不至于傷人性命,但是,常常會像寇三娘那樣,做出些損人利己的事。
當代社會像祝生這樣的善舉大有人在。祝生毫不為己專門為人的精神,告訴了人們,人性應該是高尚的,是真善美的,雖然我們不求善舉善報,但是,歷史事實告訴了我們,好人流芳百世,壞人遺臭萬年!不同的人性必然會有不同的結果,必然會有善與惡的報應,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祝生
死掉一個無辜的陌生人,就能救活你自己或家人,你的選擇會是什么?水莽草,別稱斷腸草,這個故事表面看是找替死鬼,實質上卻是復雜的社會人情與道德拷問。
祝生去拜訪朋友,半路上又熱又渴,看到路旁有個老太太支著棚子賣茶水,就進到棚內歇腳喝茶。
剛端起想喝,他聞到茶里有股怪味,心下懷疑,便放下茶杯,起身要走。
老太太趕緊拉住祝生,急切地喊了一聲“三娘子”。
一個少女端著茶走來了。祝生一見,眼睛都直了。
只見她年方十四五歲,面容艷麗美好,手指上帶著指環(huán),手臂上套著臂釧,皆是晶瑩透亮,更加襯得面容光彩照人。
祝生接過茶,不知怎的,只覺得芳香無比。他一氣喝盡,又續(xù)杯了幾次。
趁著老太太走開,祝生趁機調戲少女。他抓住她纖細的手腕,脫下她的一枚指環(huán)。少女害羞地紅了臉,卻并不拒絕。
祝生就問她住在哪里,盤算著跟她幽會。少女說,如果晚間再來,她還在這里。
祝生就把指環(huán)收妥,又向她討了一小撮茶葉,繼續(xù)往朋友家趕去。
剛到朋友家,他突然覺得惡心難受,懷疑是茶的問題,就跟朋友說了。
朋友一聽,面色大變。他告訴祝生,那茶有毒,這是遇到水莽鬼找替身了,當初他自己的父親就是這樣死的。
如果一個人誤食了有劇毒的水莽草,就會很快死掉并變成水莽鬼。
這種鬼是無法轉世投生的,除非找到另一個人也吃下水莽草來替代,才能再進入輪回。
祝生很害怕,趕緊拿出那點“茶葉”來看,果然就是水莽草。他又拿出那枚指環(huán),向朋友描繪那少女的樣貌打扮。
朋友聽了,還真對上號了:
那少女就是南村富裕大戶寇家的女兒,即寇三娘。幾年前,她誤吃水莽草而死。
被水莽鬼迷惑后吃了水莽草,也不是非死不可,要想活命,要先知道害自己的水莽鬼的姓氏,然后用其生前穿過的褲襠煮水喝。
聽起來,祝生還是很有希望的,已經知道了那女子姓寇,又知道她家在哪里,接下來去求到她的褲襠就行了。
朋友急忙奔到寇家,告知了事情經過,還給寇家人下跪,苦苦哀求他們救祝生一命。
然而,任憑祝生朋友再怎么苦求,寇三娘的父母就是咬牙不點頭。
這可是女兒的替死之人,只要他一死,女兒就能脫離苦海,重新為人了呀。
祝生的朋友只好憤恨返回,祝生聽說被拒絕后,咬牙切齒地發(fā)誓說,他必定不讓寇三娘托生為人。
朋友剛把他抬到祝家家門,祝生就斷了氣,留下家中老母親、妻子,還有一個剛滿周歲的兒子。
祝妻熬了半年,實在太苦,就改嫁了。祝母只得獨自撫育孫兒,每天勞累不堪,眼淚不停。
一天,祝母又抱著小孫子在那里掉淚,突然看到祝生站在面前,又驚又懼。
祝生解釋說,自己聽到母親哭,很不忍心,就打算回家住,讓新媳婦來幫忙操持家務。
這新媳婦是誰呢?
就是當初迷惑他吃下水莽草的寇三娘。
原來,祝生死后,到處尋找寇三娘。后來打聽到她已經投生到了任侍郎家,就立刻趕去,硬是把她捉走了,還當了她的丈夫。
寇三娘出來拜見祝母,從此以后,就料理起家務來。由于生前嬌生慣養(yǎng)、不事勞作,她干活很不熟練,但是言行又很是孝順祝母,婆媳相處倒也融洽。
寇三娘請求祝母把自己的情況告知給父母。祝生不同意,祝母還是幫她捎去了話。
寇家老兩口聽說后大吃一驚,當即就坐車趕來,一看,真的是自己女兒,不由得失聲痛哭?苋飫裎亢靡粫瑑衫系难蹨I才漸漸止了。
寇母見祝家如此貧寒,心里很為女兒難受。寇三娘卻并不在意,還說祝母和祝生對自己都不錯。
寇母又問起那個賣茶的老太太。寇三娘說,那是倪老太,知道自己年老色衰迷惑不了人,所以當時喊她出來幫忙。如今那老太太恰好也轉生在了賣茶水的人家。
祝生對當時寇家不肯救自己還心有芥蒂,在寇三娘催促之下,勉強來見過了岳父岳母。
寇母看到原本“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女兒下廚做飯來招待自己,真是百感交集,一回去,就立刻往祝家送人送錢送用品,包括了兩個丫環(huán)、一百斤銀子、幾十匹布帛等等。
不久,寇家還給祝家蓋起了大房子;平時,還經常送酒肉給祝母吃。
寇家還常常來接女兒回娘家住。只是,寇三娘總是才住了幾天就想著回去。如果硬要留她多住幾天,她就會悄無聲息地走掉。
不過,雖然寇家一直在生活用度上補貼祝家,祝生卻一次都沒去寇家拜見過。
有一天,村里有人中了水莽草的毒,死去之后卻又蘇醒了過來。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奇事。
祝生說,這是因為他趕跑了來找替身的水莽鬼。
祝母問他為何不給自己找個替身。祝生說,他自己就是因此而死,對這種害人的勾當極其痛恨,不愿意也那樣做。而且,能夠這樣伺候母親,他已經覺得很知足了,不想去投生。
從此,凡是中了水莽草毒的,其家人就會趕緊備好酒食,到祝家院子里祈禱,求祝生幫忙驅趕,每次都很靈驗。
十多年后,祝母去世了,祝生兒子也已經成了家,可以說,祝生在人間已經沒有后顧之憂了。
有一天,祝生突然對兒子說,由于自己對人間有功,天帝給了個官做,這就要去赴任了。
不一會兒,庭院中出現了四匹馬,馬腿上布滿鱗甲,拉著一輛黃帷子車。祝生夫妻穿著盛裝走出來,一同登上車,很快消失不見。
同一天,寇三娘的父母也見到了女兒來拜別,說了自己要跟隨丈夫離開的事?苣缚拗炝,女兒卻只留下一句“祝郎已經先走了”,出門就沒影了。
征得寇家同意后,祝生的兒子將祝生與寇三娘的尸骨合葬在了一起。
小小一個故事,涉及了多種人情世故,彰顯了多樣的人性善惡,包括:
祝生與寇三娘之間的生死情愛糾葛;
朋友對祝生的真摯友誼;寇三娘父母的舐犢情深;
祝生對母親的孝順、對寇三娘父母的始終不原諒……
關注“輕云經典”,輕松看經典,愉快讀原著,每天多知道一點兒。
在“道德良心“和”生存“這兩者間應該如何選擇?這就是蒲松齡的《水莽草》揭示的人性主題。
有個成語叫“為虎作倀”,說的是被虎咬死的人成了倀鬼后反而幫虎繼續(xù)去為害他人,等虎吃飽后倀鬼再撿點剩肉果腹!端Р荨吩谇楣(jié)上有些類似這個成語,大意是說水中有一種毒草叫水莽草,人食之后會被毒死變成水莽鬼,而此鬼不能進入輪回,必須找到另外一個同樣被毒死的人來做替身才能重新進入輪回。
《水莽草》里的人物都面臨生死抉擇,而在這種兩難困境下所做出的選擇就充分地體現了人性的復雜。
水莽鬼為了重生,就必須違背道德良心害他人性命,否則就只能永遠在陰陽交界處做游蕩鬼,沒有重生的機會,鬼對于重生的渴望是非常強烈的,因此明知道違背道德良心,水莽鬼還是選擇去尋找甚至設局他人做自己的替身,而替身死后又會再尋找新的替身…這是一個無盡的死循環(huán)。
而祝生在受害之后不愿再讓他人受害,拉著害他的寇三娘結為夫婦后,并未像寇三娘那樣繼續(xù)去找替身,而是選擇留在當地救助其他被水莽鬼所害之人。他的義舉充分體現了他的高尚與大義,他以一己之力,斬斷了水莽鬼冤冤相報的死循環(huán)。后來,天庭為了表彰他,冊封他為“四瀆牧龍君”,這也是他應得的。
《水莽草》不一定是“最能”反映人性的一篇小說,但確實生動刻畫了了人性中的一些善惡,其實在《聊齋志異》這本小說中還有很多類似刻畫人性善惡的文章。
郭沫若曾評價蒲松齡:\"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說的就是蒲松齡很多文章借鬼狐精怪來描繪社會的現實,有諷刺人性黑暗與愚昧的一面,也有對正義和善良的謳歌與贊美的一面。
《聊齋志異》中有作者蒲松齡的影子,他一生屢屢科舉不第,直到71歲才中貢生。他一生窮困潦倒,對于現實社會的不滿與抨擊,很多都體現在這本書中。
最近發(fā)生的貴州公交車墜湖事件,讓無辜的幾十條鮮活生命葬身湖底,這起悲劇留給人們很多思考。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已經調查清楚,就是公交車司機因公房的訴求未得到解決,加上家庭問題等原因,使其產生厭世情緒,遂產生報復社會的想法,最終付諸行動釀成這場悲劇。
任何一個社會都不可能做到絕對公正,面對不公,小說中的祝生和其他水莽鬼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選擇,很顯然,他們的影響和結局也是不一樣的。
希望這個社會能多一些祝生,少一些其他水莽鬼。
蒲松齡的《水莽草》是一篇什么樣的小說?它是如何體現人性的?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可謂是家喻戶曉,其中有許多極其精彩的故事,廣為人知的有倩女幽魂,畫皮等等,其實還有一部《水莽草》也很精彩。
故事情節(jié)就不多敘述了,我們主要探討一下它深層次的內涵,以及和人性的挖掘。
因為《水莽草》的內容涵蓋了變與不變,復雜的情節(jié)處理的十分微妙,里面的人物親密卻又矛盾,特別是婆媳關系的描寫,表達出作者的一種人生態(tài)度,用真誠換真心,以心暖情、以情求和、以和為美的主旨。
本書卻又以水莽草的出現作為開篇,其實推動全書情節(jié)的并不是日常的家庭瑣事,他沒有直接描寫婆媳的矛盾,卻用水莽草這個有毒的植物來象征其中的情感。
故事從老醫(yī)生推薦水莽草----媳婦服用水莽草死亡,婆婆又吃了水莽草去了地府,接著是婆媳兩個人平安無事,故事的發(fā)展是波折離奇,卻也合情合理,扣人心弦。
把戲劇的沖突展現的淋漓精致,人物的性格和主題也得到了升華,全篇的水莽草具有了豐富的象征意義。
其中水莽草象征著世上最復雜的婆媳關系,以及家庭倫理關系,同時又寓意著人與人之間的理解,關愛,家庭的和諧和融洽,最高妙的戲劇,既是寫實的又是寫意的,可謂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有毒無毒的水莽草恰好具有這種屬性,提供了這種可能。
祝生說:“我自己是被害的,怎么能再去做這種傷天害理的事呢?我現在唯一的愿望就是服侍您老人家。”就這樣,祝生夫婦一直盡心盡力地服侍老人,直到老母壽終正寢。
天帝被祝生夫婦的這種精神感動了,派了一輛神車,把他們接到天上。從此,他們成了天上的神仙。
這個故事對地上的人不也有些啟發(fā)嗎?
純手工作答,如果這個的回答對大家有幫助, 歡迎大家點贊、轉發(fā)分享和關注博而化易來支持我吧!朋友的一評一轉都是對博而化易最大的肯定和支持,感謝伙伴們的支持!
Q50
《速度與激情10》宣布將引進內地 《龍與地下城:俠盜榮耀》發(fā)布點 《龍馬精神》發(fā)布海報成龍眼中寫 金智秀solo出道曲預告視頻 《一杯上路》超前點映火熱進行觀 成龍哽咽稱市場不需要動作演員了 電影《龍馬精神》即將上映 鈴芽之旅為何能超過超英大片 高圓圓騎車回家 明星劉昊然考編成功,穩(wěn)穩(wěn)端起鐵 超模貝拉哈迪德穿小背心踩皮靴時 林志穎車禍記者會舉行 弟弟林志 《迷失之城》曝“冒牌英雄”預告 46歲舒淇做瑜伽秀好身材 四肢纖 郭碧婷爸爸說吃冰消消火氣 留言 李湘曬王詩齡活動近照 黑白格連 金賢重回應當爸:妻子懷孕了正在 經紀人回應林志穎近況 已接受手 李鐘碩最新簡歷照公開 多個風格 王冰冰朋友圈宣布戀情?同事:她 吳磊方回應延畢:因參加校外實踐 網友爆料德云社已經被約談 張九 金宣虎私生活風波后首度公開露面 《魷魚游戲》李瑜美捐護膚品 為 金莎新冠痊愈后首亮相 穿一身白 于正曬光頭照吐槽天氣熱 網友調 董潔帶兒子出席活動 13歲頂頂眉 霍思燕一家環(huán)球影城游玩被偶遇 何超蓮曬和竇驍出游照 兩人互相 韓國HYBE娛樂與金佳藍解約 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