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問劉伯溫,朱家是否可以長久?劉伯溫說,吾主萬子萬孫是什么意思?:朱元璋雖然只用了15年的時間便開創(chuàng)了明朝,可是,他曾經(jīng)卻落魄到?jīng)]有辦法安葬自己死去
朱元璋雖然只用了15年的時間便開創(chuàng)了明朝,可是,他曾經(jīng)卻落魄到?jīng)]有辦法安葬自己死去的爹娘。
他曾經(jīng)放過牛,討過飯,也當(dāng)過和尚,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真正從社會最底層打拼出來的皇帝。
所以,他雖然坐上了皇位,卻也始終沒有安全感,他一個乞丐、和尚能當(dāng)皇帝,別人為什么不行?
他雖然沒讀過多少書,卻也知道“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的道理,所以他在當(dāng)上皇帝之后,便在想盡一切辦法守好朱家的江山,為了不讓朱家的江山受到一點威脅,他廢除了丞相制度,明令宦官不得干政,更是以胡惟庸和藍玉兩案為契機砍了很多人的腦袋。
他雖然為了朱家江山的千秋萬代制定了很多政策,鋪好了他認為能夠讓后代安安穩(wěn)穩(wěn)當(dāng)皇帝的路,可是卻仍然放心不下。
于是,他也和多數(shù)皇帝一樣,采取了一個辦法——“不問蒼生問鬼神”。
朱元璋問的當(dāng)然不是真的“鬼神”,而是被評為“天下三分諸葛亮、一統(tǒng)江山劉伯溫”的劉基劉伯溫。
劉伯溫的能掐會算,朱元璋確實深有體會,這也是他愿意去問和相信劉伯溫的原因。
朱元璋在和陳友諒鄱陽湖一戰(zhàn)的時候,親自上船指揮作戰(zhàn),殊不知陳友諒已經(jīng)死死地盯上了他,將飛砲對準了他所在的這艘船。
劉伯溫彷佛預(yù)知到了危險,二話不說便讓朱元璋換船,誰料朱元璋剛剛上了一艘小船,他之前所乘坐的船便被飛過來的炮給炸了個粉碎,朱元璋看著這個場面心有余悸,也對劉伯溫的能力更為信任。
如果沒有劉伯溫預(yù)知到危險的話,朱元璋在鄱陽湖上恐怕已經(jīng)被炸成了焦炭。
所以,朱元璋想知道朱家江山能不能長久的時候,第一個便想到了劉伯溫,想讓能掐會算的劉伯溫給自己算一算,自家的江山究竟能不能長久。
這一日,朱元璋剛剛在一個燒餅上咬了一口的時候,聽小太監(jiān)稟報說劉伯溫入宮覲見,他看著手中的燒餅,心下一動,用一個碗倒扣蓋住了這個燒餅,然后召見了劉伯溫。
劉伯溫這邊行好了禮,那邊朱元璋便忍不住開口問道:“劉先生,你能掐會算,可知道這碗里是什么東西?”
劉伯溫掐指一算,笑著說:“碗中之物,半似日兮半似月,被一條金龍咬了一口,嗯,是個燒餅!”
劉伯溫的話中既說了“明”,又拍了朱元璋的馬屁,說他是真龍。
朱元璋聞言一笑,心想劉伯溫果然名不虛傳,這下可以放心讓劉伯溫好好算算朱家江山能不能長久了。
于是,他便直截了當(dāng)?shù)貑柕溃骸澳敲,劉先生,朕想問一問,我朱家江山能否長久,天下之事將來又會如何?”
劉伯溫聽了朱元璋的話,不由沉默了下來,誰家的江山能夠千秋萬代?沒有!可是,劉伯溫又不能、也不敢直接對朱元璋說,皇帝呀你別傻了,朝代更迭之勢不可阻擋,朱家能坐幾百年江山便不錯了,怎么可能會長久?
如果劉伯溫真敢這么說,恐怕已經(jīng)被朱元璋砍頭了。
所以,劉伯溫在思忖了片刻之后,斟酌了一番之后便對朱元璋說:“皇上呀,天下事自有天數(shù),我主萬子萬孫,您又何必來問我?”
劉伯溫的這句話更不簡單,意思是你也別問我你朱家到底能不能長久地坐擁江山,反正一切皆有天數(shù),天數(shù)讓你朱家坐江山多久,你朱家便能夠坐多久,你問我也沒用。然后,他話鋒一轉(zhuǎn),又說了“我主萬子萬孫”,既然皇帝問了,他肯定不好說朱家江山不能長久,所以干脆拍個馬屁,皇上您肯定能夠萬子萬孫。
他的這個馬屁更不簡單,明末之時,朱元璋又多少后代?近百萬人!朱家的繁衍能力確實很強。
此外,“萬子萬孫”這四個字中又暗含了一個天機——“萬”說的是明神宗萬歷皇帝,所以“萬子”便是萬歷皇帝的兒子明光宗朱常洛,“萬孫”則是萬歷皇帝的孫子明熹宗朱由校和明思宗朱由檢。
劉伯溫這話的意思便是朱家的江山到了朱翊鈞、朱常洛、朱由校和朱由檢這三代人,也就到頭了!
這也正應(yīng)了《明史》中的一句話——明之亡,實亡于神宗。
朱元璋聽得似懂非懂,他也知道劉伯溫是在和自己打啞謎,所以,想著繼續(xù)套劉伯溫的話:“朕也知道自古朝代更迭自有定數(shù),更何況天下也從來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天下當(dāng)然也是有德者居之,你說說又何妨?麻煩劉先生說說吧。”
劉伯溫看著朱元璋,突然磕頭說道:“這可是天機呀,我要是泄漏了天機,這個罪可不輕,除非皇上您能免我死罪,我才敢說!”
朱元璋想也沒想便答應(yīng)了,反正免死金牌也不多劉伯溫這一塊。
劉伯溫拿到免死金牌之后,說:“皇上您能夠一統(tǒng)江山開創(chuàng)明朝,從南方打到北方,自然厲害,可是,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朱元璋聽到“防西”二字,以為劉伯溫是在提醒自己要時刻防備著西北,所以忍不住說道:“朕將城防修建得如同銅墻鐵壁,一只蒼蠅也飛不進來,還需要防?”
劉伯溫見朱元璋誤解了自己的意思,又連忙說:“南京城防雖然鞏固、嚴密,看上去很安全,可是,我只擔(dān)心會有燕子飛進來!”
劉伯溫所說的“燕子”是誰?不正是被封為燕王的朱棣!
此前劉伯溫所謂的“防西”,實際上也是在提醒朱元璋一定要防備朱棣,“西”字是“四”字加冠——第四子朱棣加冠即為帝。
只可惜,朱元璋仍然沒有聽懂劉伯溫的話,最終讓朱棣造了朱允炆的反。
不過,朱元璋問劉伯溫的是朱家江山能不能長久,劉伯溫給的預(yù)言卻為何是朱元璋的兒子朱棣最終會造朱允炆的反當(dāng)了皇帝呢?
朱元璋畢竟是君,劉伯溫畢竟是臣,雖然朱元璋已經(jīng)給了劉伯溫一塊免死金牌,但是,劉伯溫還是不敢明言。
所以,他只好用了一招迂回之策——你兒子朱棣尚且會造你孫子朱允炆的反,別人能不造你朱家的反?所以,你朱家江山注定了是不會長久的。
也許正是因為劉伯溫知道的太多了,短短幾句話便說盡了明朝幾百年的興亡,所以他最終的結(jié)局也頗為凄慘。
我是楚風(fēng)說歷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劉伯溫,大家都比較熟悉。提起劉伯溫,大家都知道這么一句諺語,“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tǒng)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劉伯溫在小說中和民間被人神話了,稱劉伯溫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神機妙算,呼風(fēng)化雨。其實沒有這么玄乎,主要是劉伯溫對天文地理,風(fēng)水五行,天下形式,都洞若觀火,比較擅長而已。
劉伯溫傳的比較玄乎的故事很多,就像題目中的朱元璋問劉伯溫朱家江山運勢怎么樣,能否長久,劉伯溫回答是吾主萬子萬孫。這是什么意思呢?其實這個故事出自朱元璋和劉伯溫的一次對話,這次對話還引出了中國十大預(yù)言之一的《燒餅歌》。
劉伯溫投靠朱元璋時就很有名氣,為朱元璋出謀劃策立了不少功勞,其中最有名的莫過于幫助朱元璋打敗張士誠,當(dāng)年張士誠很是囂張,幾十萬大軍來打朱元璋,水軍更是比朱元璋的厲害,戰(zhàn)船也比朱元璋的好,很多人都建議朱元璋退守金陵,只有劉伯溫覺得應(yīng)該拼死一戰(zhàn),還分析出陳友諒各項弱點,最后朱元璋贊同了劉伯溫的觀點,并且打敗了陳友諒。奠定了一統(tǒng)江山的基礎(chǔ)。
后來朱元璋又先后滅了張士誠,平定江南,帥兵北伐,推翻元朝,建立大明。
有一天,當(dāng)上皇帝的朱元璋正在吃餅,畢竟老朱是窮苦人家出身,身為皇帝覺得吃餅就挺好的,很是悠然自得的樣子。這時太監(jiān)說大臣劉伯溫進宮有事和皇帝朱元璋商量,在外面候著呢,老朱剛咬了一口餅,怕劉伯溫看見,就把餅放在了一個大碗下面,然后宣劉伯溫進來。
劉伯溫進來后,朱元璋這時有了歪主意,你劉伯溫不是號稱神機妙算嗎?咱偏不信,于是問劉伯溫這碗底面是什么?劉一算就回答說:“半似日兮半如月.定是金龍咬一缺。”朱元璋大為震驚,好你個劉伯溫,挺厲害啊,會點。
朱元璋就又問大明江山能否長久?劉伯溫心想哪個朝代都會滅亡的,但是他不能這樣說,就說出了,茫茫天數(shù),我主萬子萬孫。何必問哉!比缓笾煸耙辉僮穯,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就把明朝的所有運勢都說出來了,只不過極其隱晦。朱元璋也是一知半解,劉伯溫有說天機不可泄露,不過朱元璋聽說傳到萬子萬孫,覺得挺高興的。就對劉伯溫加官進爵,賞賜金銀。
其實這個萬子萬孫被后來人理解為傳至萬歷皇帝的兒子孫子就沒有了,萬歷兒子明光宗朱常洛,萬歷兒子朱由檢朱由校,傳到朱由檢也就是崇禎明朝就滅亡了。
其實我覺得這都是后來人的“馬后炮”,劉伯溫當(dāng)時肯定隨口一說,類似拍馬屁的話,就被后人解釋成了這樣。而且劉伯溫后來和朱元璋的對話記錄成了《燒餅歌》,里面更是隱晦的記錄了靖難之役,土木之變,魏忠賢亂政,后來的明朝滅亡。
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而劉伯溫當(dāng)時對朱元璋回答所說的“萬子萬孫”是指萬歷皇帝的兒子兒孫。
劉伯溫是明朝第一高人,精通醫(yī)卜星相,天文地理,所以朱元璋每當(dāng)有什么事大都要問一下劉伯溫。早在修建南京都城時,朱元璋讓劉伯溫選擇了一處風(fēng)水寶地,好讓大明王朝長久興盛。這天朱元璋要劉伯溫選擇一個地方作為皇宮正殿的根基。劉伯溫選擇了前湖,于是命人在湖邊水中打一個木樁。可朱元璋看到后覺得離水太近,便命令將木樁移到離水稍遠之處。劉伯溫想要阻止,卻又怕得罪老朱。朱元璋看到劉伯溫的臉色,便問道“劉愛卿覺得不妥嗎?”劉伯溫說“大殿乃大明根基所在,如今木樁移動,恐怕將來我大明會遷都!敝煸安灰詾槿。
南京都城竣工后,朱元璋帶著劉伯溫前往巡視。朱元璋望著美麗的亭臺樓閣,雄偉堅固的城墻,護城河又寬又深,于是對劉伯溫說“這都城城墻這么高大堅固,誰能攻得進來呢?”劉伯溫回道“陛下所言甚是,敵人攻不進,只有燕子能夠飛進來! 果然,后來燕王造反,攻入南京。
朱元璋生性多疑,當(dāng)了皇帝后又掛慮明朝能延續(xù)多少年。這天他于是又問劉伯溫“劉愛卿,你精通天文地理,陰陽八卦,你算一算我大明國祚有多長呢?”劉伯溫馬上回答說“大明國祚悠久,萬子萬孫方盡!”朱元璋聽了之后非常滿意,心想一萬個兒子,一萬個孫子,應(yīng)該有很多年了。其實劉伯溫指的是后來“萬歷皇帝的兒子和孫子”。 明朝萬歷皇帝的兒子是泰昌皇帝,兩個孫子則是天啟皇帝和崇禎皇帝。崇禎皇帝在媒山自縊死后,明朝滅亡,南明弘光帝也是萬歷皇帝的孫子。這就是“萬子萬孫”的真正寓意。劉伯溫在明朝初年就預(yù)測到了明朝在何時滅亡,真是不可思議。
其實,當(dāng)時對于朱元璋這樣的提問,劉伯溫這“萬子萬孫”也是挺隨和的回答,然而沒想到明朝后來還真有一個“萬歷皇帝”,這也許是偶合吧。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劉伯溫(1311~1375)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軍師,據(jù)說他能掐會算,上察天文、下曉地理、聽風(fēng)辨吉兇,堪比當(dāng)年的諸葛亮,民間有“前生軍師諸葛亮,后世軍師劉伯溫”之說。
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后,有一天早上閑來無事,他想測試一下劉伯溫到底有多大能耐,于是就把咬了一口燒餅扣在了玉碗里,等劉伯溫進屋后,朱元璋讓他猜里面是什么?
劉伯溫捻著胡須掐指一算,只見他口中念念有詞:子丑寅卯……
不消片刻,劉伯溫朗聲說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乃餅也!敝煸按笙玻崎_碗一看果然是咬了一口的燒餅。
我可以鄭重的告訴大家,世界上就根本沒有能夠預(yù)測未來的人,古代沒有,現(xiàn)代也沒有。
古代那些“半仙們”,比如周朝的姜子牙;漢朝的女相師許負、三國的諸葛亮、于吉、左慈、管恪、南華仙人、許紹;唐朝的袁天罡和李淳風(fēng)等人,包括劉伯溫在內(nèi)都是人們吹出來的神人。
究其原因是古代科學(xué)不發(fā)達,對一些事根本無法解釋,如天象、災(zāi)難等現(xiàn)象,官方總要給出一個答案吧,到后來出現(xiàn)了“欽天監(jiān)”這一官職,所謂欽天官說的就是這類牛人。
咱們回頭說劉伯溫猜“扣在碗中燒餅”這件事,劉伯溫裝腔作勢一番,其實心中在想:老朱早上喜歡吃燒餅、喝豆?jié){,豆?jié){喝完了,扣在碗里了不就是燒餅嗎?
我可以這樣說,歷史上的半仙兒們,都是憑借日常積累經(jīng)驗來預(yù)測未來走向的,這和現(xiàn)在的智囊團,預(yù)測師身份差不多。
親們千萬不要相信能通過天干地支,子丑寅卯能推測未來。準確來說,這些半仙們其實就是心理專家,他們通過察言觀色判定你的心理活動,說一些模棱兩可的話。
當(dāng)時朱元璋沒看透劉伯溫的內(nèi)心世界,以為他就是一個神人。朱元璋好奇大發(fā),于是問劉伯溫明朝的國運如何?
劉伯溫說:“我主萬子萬孫,何必問哉?”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按照當(dāng)時的語境來看,劉伯溫說的是句奉承話,意思是說:“皇上有兒子,兒子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盡也,明朝國運千秋萬代”。
當(dāng)初的秦始皇也是這樣想的,嬴政稱帝后自詡是“始皇帝”,他想二世、三世、四世無窮無盡傳下去。然而夢想很豐滿,現(xiàn)實卻很殘酷,秦朝二世而亡。
其實仔細想來并不奇怪,國運的長短不以個人的意志而無限延長,這不符合推陳出新、能者居之的規(guī)律。
秦朝如此,明朝也如此。
朱元璋當(dāng)然和秦始皇一樣往好處想,老朱可不想蝎子蜇!他認為劉伯溫說的是朱家天下會子子孫孫傳下去,其實劉伯溫說的不是這意思。
事后歷史證明果不其然,到了明萬歷期間,由于朱翊君(萬歷)28年不上朝,當(dāng)時好多朝廷大臣都不認識皇上,朝政廢弛,各種機構(gòu)不能正常運轉(zhuǎn),這就造成了國家的衰敗。
萬歷駕崩后,他的兒子朱常洛繼承皇位,這貨有福無命享受,繼位一個月因吃“紅丸”命喪黃泉。
朱常洛死后由他的長子朱由校繼位,也就是萬歷的孫子。
朱由校這貨不務(wù)正業(yè),不是想法搞好國家,而是悶頭鉆研起了木工活,國家大權(quán)下放給了太監(jiān)魏忠賢,老魏把持朝政,搞的國家滿目瘡痍。
朱由校做了7年的皇帝就掛了,接下來誰來繼承皇位出現(xiàn)了問題,原來朱由校沒兒子。
嚴格來說朱由校有三個兒子,但出生不久就都死了,到后來他和乳母客氏相好,客氏是個狠毒且捻酸吃醋之人,凡是朱由校寵幸的妃子懷孕后,都被客氏整流產(chǎn),所以年紀輕輕的朱由校無子接位。
根據(jù)傳統(tǒng)宗法繼承制,如果無子繼承,接下來的是“兄終弟及”,于是朱由校的弟弟朱由檢繼承了皇位,朱由檢就是歷史上的崇禎皇帝。明朝滅亡就是亡在崇禎手上,崇禎也是萬歷的孫子。
文/秉燭讀春秋
有一部電影叫《2012》,這部由美國著名導(dǎo)演艾默里奇推出的一部災(zāi)難大片,給觀眾呈現(xiàn)了世界末日來臨之時突發(fā)的地震、海嘯、火山爆發(fā)等恐怖場面。
根據(jù)瑪雅人預(yù)言,2012年12月21日,就是世界末日,瑪雅的歷法就是到這天為止,有了這個預(yù)言,再加上這部災(zāi)難片的推出是在2009年那一年,地球上的人們,大多都是在誠惶誠恐中渡過的,很多人甚至開始揮霍,怕到時候人死了錢沒花了。
結(jié)果就不用說了,星星還是那顆星星,月亮也還是那個月亮,事實證明,這個預(yù)言是子虛烏有。
和瑪雅預(yù)言一樣,中國也有很多預(yù)言,比較著名的有,諸葛亮的《馬前課》,袁天罡和李淳風(fēng)的《推背圖》,以及劉伯溫的《燒餅歌》,前兩個都是根據(jù)易經(jīng)八卦,推算出來的,而《燒餅歌》,據(jù)說是劉伯溫信手拈來,但無論哪一個,預(yù)示將來的事情,都出奇的準。
朱元璋是草根平民出身,放過牛要過飯,當(dāng)過和尚化過緣,是正兒八經(jīng)過窮日子長大的,后來即便是當(dāng)了皇帝,生活也非常簡樸,早餐依然是喝稀粥、吃燒餅。
有一天,他正在吃燒餅的時候,劉伯溫前來覲見,因為劉伯溫一直以能掐會算著稱,朱元璋便想考一考他,便將咬了一口的燒餅,用碗蓋起來,讓他猜碗里是啥,劉伯溫瞇著眼睛捋著胡須,略一思量,立即猜出了里面是燒餅,還念出兩句順口溜:半似日來半似月,但被金龍咬出缺。
朱元璋沒有想到,劉伯溫竟如此神奇,竟然一猜便中,于是就問他,大明王朝是否可以長久?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可有一定的難度,搞不好就有可能掉腦袋,俗話說,叫伴君如伴虎,前一分鐘龍顏大悅,可能把你當(dāng)哥們看待,讓你暢所欲言,后一分鐘你若說出他不愛聽的,他龍顏震怒,你就可能有殺身之禍,還有可能被滅滿門、誅九族。
生死就在一瞬間,劉伯溫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于是他思量再三,一個燒餅歌就這樣誕生了。 燒餅歌的內(nèi)容,就是你來問呀我來答,以朱元璋發(fā)問,劉伯溫來回答的形式,回答了在朱元璋之后,可能會發(fā)生的大事,從朱棣的燕子造反,直至孫中山建立民國,運用了拆字、并字、引申、比喻等手法,讓人看起來一團霧水,沒有既成事實之前,誰看誰懵逼,等到事實來臨了,才讓人恍然大悟,夸他算得準,真是高深莫測。
但朱元璋可不是這么好胡弄的,劉伯溫在他面前,整那些晦澀難懂的玩意,肯定過不了關(guān),于是他就讓劉伯溫,別在那拽那些沒用的詞,給他說他能聽懂的人話。
以劉伯溫能耐,當(dāng)然能算出,明朝只能堅持276年,但如果實事求是地說出來,朱元璋一惱火,他的老命肯定就得交待,于是他靈機一動,告訴朱元璋,老朱家肯定會有萬子萬孫。
萬子萬孫的意思,有人解釋說,這是指明朝將亡于萬歷皇帝的兒子和孫子,這顯然是瞎猜測、亂聯(lián)系,劉伯溫這樣回答,其實是在;^。
朱元璋有萬子萬孫,那還不是很正常的事嘛,但能不能保住江山,讓大明王朝延續(xù)下去,那就不一定了,其實,即便朱元璋不是皇帝,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要有萬子萬孫,幾千年繁衍下來,也不是沒有可能。
劉伯溫這樣巧妙地回答,既達到了讓朱元璋滿意的目的,又沒有為迎合圣意、刻意撒謊,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智慧。
當(dāng)然,話說回來,朱元璋一人就能生幾十個兒子,每個兒子也都拼命的致力于造人運動,反正有朝廷供養(yǎng)嘛,到了明朝末年,僅僅才過了200多年,這些皇子皇孫的數(shù)量恐怕有數(shù)以百萬計。而這,已經(jīng)是遠遠突破劉伯溫多當(dāng)年的樂觀考量了。
劉伯溫是明朝開國功勛,有著通曉古今的大智慧。后世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tǒng)江山劉伯溫!
在歷史上有兩本神奇的預(yù)言書,一本是《推背圖》,另一本就是劉伯溫寫的《燒餅歌》。而劉伯溫所說的吾主萬子萬孫,就出自《燒餅歌》。
為什么叫《燒餅歌》呢,這件事說來也巧:
1368年的一個早晨,朱元璋百無聊賴地坐在大殿里啃著燒餅,突然太監(jiān)傳來通報,說劉基前來覲見。朱元璋怕影響不好,便將剛吃了幾口的燒餅扣在碗下面。
當(dāng)劉伯溫進來的時候,朱元璋突發(fā)奇想,想考考他自己剛剛吃了什么。朱元璋對劉伯溫說:“先生自稱千古神算,那么先生可否算算我剛才吃了什么?”
劉伯溫掐指一算,便說:“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乃餅也!
朱元璋聽之大吃一驚,竟算的如此之準。于是勾起了朱元璋的好奇心,他便決定讓劉伯溫算算大明朝未來的局勢。
劉伯溫這下可左右為難了,算的好還罷了,算不好那可是要掉腦袋的。于是劉伯溫思索良久方才開口,說到:“茫茫天數(shù),我主萬子萬孫,何必問哉。”
萬子萬孫的由來正是如此,雖然劉伯溫這么說,但朱元璋還是一知半解便追問下去。朱元璋理解的是自己的皇位能傳到萬世子孫,這么一看大明朝江山穩(wěn)固,子孫昌盛。
熟不知劉伯溫這句話的精髓之處就在萬字上。從我們后人的角度來看,這個萬指的是萬歷皇帝。明泰昌皇帝是萬歷皇帝的兒子,天啟皇帝和崇禎皇帝是萬歷皇帝的孫子。
這么一看不得不佩服劉伯溫的大智慧,他準確預(yù)測到了明朝能傳到萬歷皇帝的兒子和孫子手里,而到了崇禎皇帝大明就滅亡了。
也許劉伯溫只是隨口一說,跟萬歷皇帝的年號只是碰巧重合了,但我們也不得不佩服劉伯溫的預(yù)言能力。
別急,這只是《燒餅歌》的開頭部分,下面的也一樣精彩:
接下來劉伯溫又唱又跳,開始推算未來,跳幾次便唱一句:我朝大明一統(tǒng)世界,南方終滅北方終,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聽到這,朱元璋便打斷他說:“我南京城防守森嚴,何懼之有?”劉伯溫繼續(xù)說道:“城防是嚴密,但恐怕燕子能飛進來。”這說的就更邪乎了,這兩人的對話看似平平無奇,實則暗藏玄機。朱棣當(dāng)時就是燕王,劉伯溫預(yù)測的燕子所指就是燕王朱棣,而更神奇的還在后面。劉伯溫繼續(xù)說道:“此城御駕盡親征,一院山河永樂平;禿頂人來文墨苑,英雄一半盡還鄉(xiāng)。”
這句話更是暗藏玄機,這永樂就是永樂皇帝朱棣,而這禿頂人就是幫助朱棣靖難成功的姚廣孝。這些事情發(fā)生在劉伯溫去世后的幾十年,就連朱元璋都不能親眼見證。
《燒餅歌》全文共一千多字,其不僅預(yù)言到了明朝的前途和命運,更預(yù)測到了清朝,甚至預(yù)測到鴉片戰(zhàn)爭和慈禧當(dāng)政。其原文如下:草頭人家十口女,又抱孩兒作主張。
草頭、十口其實就是葉赫兩個字,而慈禧就是葉赫那拉氏。而這又抱孩兒作主張就更明顯了,說的就是慈禧垂簾聽政獨攬大權(quán)。
其實《燒餅歌》雖說是劉伯溫所作,但不一定為真,也可能是后人所作然后假托劉伯溫之名。但我們想一想為何會假托劉伯溫,為何不是明朝其他出名的人物呢。毫無疑問,在明朝眾多人才中,劉伯溫是最牛的那一個。
說到底這萬子萬孫并不是說大明能傳千世萬世,也許這只是一個美好的希望,也或許恰巧被劉伯溫預(yù)言正確傳到萬歷的兒孫。
不過我個人認為,總的來說,上面基本上是屬于后人牽強附會。這些話,當(dāng)時確實有可能說了,但是指代的沒這么多意思。實際上是后人強加上來的。
朱元璋和劉伯溫的這段對話源于民間傳說。話說公元1366年的一天,朱元璋和張士誠的軍隊正在戰(zhàn)場上殊死搏斗,劉伯溫有事去見朱元璋,恰遇元璋忙里偷閑,正在吃燒餅。
聽說劉伯溫來訪,朱元璋靈機一動,想和這位以能掐會算、足智多謀著稱的奇人開個玩笑,同時試探一下他到底有多神。他把咬剩的半塊燒餅藏在碗里,用衣袖遮住。
劉伯溫施禮畢,元璋問他道:“先生知道我碗里放的是什么嗎”?劉伯溫微閉雙目,煞有介事的掐指一算,回答道:“半似日兮半如月,定是金龍咬一缺”。
朱元璋聽罷瞠目結(jié)舌,驚喜道:“先生果然慧眼如炬,未卜先知啊”!
其實,劉伯溫不可能有隔空視物的特異功能 , 他一進朱元璋的房間,一股濃郁的烘烤餡餅香味撲鼻而來,心里早就知道朱元璋碗內(nèi)之物一定是一塊沒啃完的燒餅。他裝模作樣掐指一算,純屬逢場作戲,應(yīng)景應(yīng)景。
朱元璋卻沒想那么多,內(nèi)心對劉伯溫的神奇預(yù)測本領(lǐng)心悅誠服。
朱元璋興致大增,乘機問道:“先生幫算算,看我這份偌大的家業(yè),能延續(xù)多久呢”?
劉伯溫閉目捻須,苦思冥想了半天,卻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含混莫名地答道:“萬子萬孫才盡,您不必細問(茫茫天數(shù),吾主萬子萬孫,何必問哉)”。
朱元璋大喜,自己好不容易創(chuàng)下的這份家業(yè),能千秋萬代傳承下去,朱氏子子孫孫能安享榮華富貴,且綿延不絕,想想也是醉了。高興是高興,但仔細一想他疑竇頓起,覺得萬事萬物皆有榮枯,世間哪有長盛不衰的事物呢?
朱元璋又問:“自古有枯榮,世間一切皆有定數(shù),有盛必有衰,天下怎么可能永遠是一家一姓的呢”?
劉伯溫沉默無語。元璋當(dāng)然不知道,劉伯溫所說的“萬子萬孫”,其實是指明王朝的最后四位皇帝:萬歷帝朱翊鈞、泰昌帝朱常洛、天啟帝朱由校、崇禎帝朱由檢。泰昌帝、天啟帝、崇禎帝都是萬歷帝的子孫,所以叫“萬子萬孫”,明帝國最后在萬歷帝的子孫手上風(fēng)雨飄搖、房倒屋塌,最終灰飛煙滅。
據(jù)說后來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稱帝后,成了明太祖。一日,元璋與伯溫對坐閑侃,他又請登高望遠的劉伯溫掐算一下大明的運祚能有多少年。劉伯溫沉思半晌,緩緩答道:“八百嫌多,三百嫌少”。
元璋不解。劉伯溫小心翼翼解釋道:“江山的長久與否,在于民心所向。只要您以民為本,建立法度,世代遵循,何愁大明江山不傳承千秋萬代、基業(yè)長青?所以說“八百嫌少 ” 。
朱元璋似有所悟,點頭稱是。他沒有繼續(xù)追問“三百嫌多”有何深意。
后來明王朝享國祚276年,差24年才滿300年,“三百嫌多”即是此意。于是民間認為,早在大明開國之初,劉伯溫就已經(jīng)算出朱家江山的氣數(shù)了。
傳說劉伯溫的所有神奇預(yù)測最終都匯編入他那部迷霧繚繞的《燒餅歌》中。而這部明顯由后世杜撰的奇書堪稱劉伯溫封神之路上的一座豐碑,圍繞著這部聲稱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偽作”, 劉伯溫未卜先知的半人半仙形象被塑造完成,而朱元璋的終極夢想似乎也得以實現(xiàn)......
【插圖源自網(wǎng)絡(luò)】
【發(fā)文不易 剽竊必究】
在我國民間傳說中,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身邊的謀臣,是一個堪比姜子牙、諸葛亮、李淳風(fēng)、袁天罡的人物。在傳說中,這些人物都是掌握天地造化奧秘,能知過去未來的人物:比如姜子牙曾算出周朝有八百年國運;諸葛亮算出后世1300年后,有個叫張獻忠的人會在蜀地胡鬧;而李淳風(fēng)、袁天罡則算出唐朝傳到第三代以后,會有個姓武的女人推翻大唐。
而劉伯溫在民間傳說中,也具備這個能力,并且留下過相關(guān)的預(yù)言作品,叫做《燒餅歌》。
傳說劉伯溫算出朱元璋會對功臣進行迫害和殺戮,于是向朱元璋提出退隱要求。朱元璋則要求劉伯溫為大明朝推算國運。于是,有了朱元璋和劉伯溫關(guān)于預(yù)測未來的對話,事后朱元璋命人將這些對話記錄下來,于是有了《燒餅歌》。
在這些對話中,劉伯溫采取了暗示手法,告訴了朱元璋明朝的國運,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兩句:
一句是朱元璋問朱家是否可以長久,劉伯溫說吾主萬子萬孫。不過朱元璋只道這是劉伯溫是在拍自己馬屁,沒有多想。
另外一句是劉伯溫告訴朱元璋:朱家的天下會傳到“六百半”。朱元璋聞聽這一說法喜出望外,認為大明的六百五十年國運秒殺秦以后所有王朝,因此欣喜不已。
那么,萬子萬孫和六百半,究竟代表什么?
先說六百半。
大明朝從洪武元年(西歷1368年)建立,到崇禎十七年(西歷1644年)滅亡,前后276年,如果將南明的弘光、隆武、永歷三朝以及明鄭都算上,滿打滿算只有315年,約等于300年。而所謂的六百半,指的是六百的一半,三百年。
而所謂的萬子萬孫,這里的“萬”指的是萬歷皇帝,萬子萬孫,指的是萬歷子孫。
明朝萬歷帝時期,大明朝迎來了轉(zhuǎn)折點,這一點,歷史學(xué)界是公認的,比如說有歷史學(xué)者出版的《萬歷十五年》,就通過對比手法,比照出萬歷十五年,大明朝和世界的變化與差距。
而埋葬明朝的清朝,其前身后金汗國的建立,以及讓后金贏得對明朝戰(zhàn)爭主動權(quán)的薩爾滸之戰(zhàn),都發(fā)生于萬歷時代。因此說明朝滅亡的萌芽,在萬歷時期已經(jīng)種下了。
明朝最后的一位皇帝崇禎帝朱由檢,是萬歷皇帝的孫子,泰昌皇帝的次子。崇禎帝在位期間,明朝對外戰(zhàn)爭不斷失利,同時明朝內(nèi)部農(nóng)民戰(zhàn)爭也風(fēng)起云涌,最終,內(nèi)憂外患的明朝陷入坍塌,李自成的農(nóng)民軍攻入北京后,崇禎帝自知天命已經(jīng)不在大明,于是自殺身亡。
崇禎死后,明朝殘余勢力在南方重建朝廷,擁立萬歷的另一個孫子——福王朱由崧為皇帝,是為弘光帝。弘光帝又稱“蛤蟆天子”,登基后只會吃喝玩樂,最終被清朝擒殺。
此外,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歷皇帝朱由榔,也是萬歷帝的孫子。朱由榔在位十多年,到處逃避清朝的追殺,最終隨著南明全境淪陷而逃到緬甸,最終被吳三桂擒殺。
而關(guān)于明朝的末代皇帝,歷來有三種爭議:一種認為是崇禎帝,理由是崇禎時期的明朝是正統(tǒng),所以說明朝末代皇帝是崇禎;
另一種爭議認為,明朝末代皇帝是弘光,理由是南京也是明朝首都,首都沒有丟失的情況下,明朝依舊是正統(tǒng),因此弘光帝是最后一位在首都(南京)登基的明朝皇帝,因此弘光帝是末代皇帝。
第三鐘說法認為明朝和南明是一個整體,因此明朝的末代皇帝,應(yīng)該是最后一個有大明皇帝稱號的永歷皇帝。
不過,不管是崇禎、弘光還是永歷是明朝末代皇帝,都應(yīng)了劉伯溫的那句“萬子萬孫”。
劉伯溫一直有半人半仙的傳說,不管民間,還是正史、野史,對他的事跡傳的神乎其神。我真覺得有點過了,不是質(zhì)疑劉伯溫的能力,而是質(zhì)疑古人的判斷能力。
朱元璋有次在書房吃早餐,手里剛拿著一塊燒餅咬了一口,此時劉伯溫求見,朱元璋靈機一動想考考劉伯溫,于是拿個碗蓋住餅子,問到:
先生能掐會算,可知道碗里是什么東西?
劉伯溫回答到: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
劉伯溫解釋道,皇上啊,碗里是個燒餅!這可不得了,劉伯溫盡然真的能猜到。朱元璋心里有所計較,這家伙真厲害!
兩人開始談?wù)劰ぷ、聊聊國事。隨后茶足飯飽,朱元璋突然話鋒一轉(zhuǎn),問到:
愛卿,你能告訴朕,這天下能我們朱家能座多久?
劉伯溫一聽,有點緊張,這個問題可不能隨便回答,細細琢磨下說了句:
茫茫天數(shù),我主萬子萬孫,何必問哉?
這就是著名的《燒餅歌》,劉伯溫怕泄露天機,又被朱元璋逼迫的無奈,用隱晦的詩句謎語把預(yù)測到的未來,撰寫進去。其中,萬子萬孫的預(yù)言具體出處因該是劉伯溫寫的這首詩:
萬子萬孫層疊層,祖宗山上貝衣行。公侯不復(fù)朝金闕,十八孩兒難上難。
我認為是過度吹捧,這種所謂的的預(yù)言完全是靠著發(fā)生的事情套路在燒餅歌的詩詞里。祖宗山上貝衣行,用拆字法看,盡然是崇禎?這種強行的解釋,真的很無腦,模糊不清全靠后人的智商套路。
我們分析一下,例如:萬子千孫層疊層,哪個皇帝的兒女不多?畢竟那么多老婆在那放著了,如果生理不出問題,單純的靠繁殖能力,后代能少了么?再說:十八孩兒難上難,我可以認為富還不過三代,你都多少代了?還要萬歲萬歲萬萬歲么?那么所謂《燒餅歌》預(yù)言一說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神奇!用預(yù)言來神話一個人物,可以理解為后世對他的認可,也能理解為歷史的書寫者,夾雜了太多個人崇拜。我寧愿選擇天氣預(yù)報,也不會盲目在這類偽命題上浪費功夫,那么只要用心,世界處處是美好!
別一提拍馬屁就覺得下三濫,上不得臺面,但是我認為古代君臣的政治關(guān)系,絕對少不了拍馬屁,劉伯溫也不例外!請弄明白,朱元璋問的這個問題是多么敏感:
———咋家的江山可以做多久?
這個問題當(dāng)真不可怕么?這是任何一個帝王最忌憚的話題!皇家的私事啥時候輪的上大臣指手畫腳?古今多少朝代因為皇位繼承陷入黨爭?混亂?劉伯溫是個聰明人,一聽就知道厲害,答的不好,朱元璋不高興,答的過分了,自己受猜忌!那么好了,來一句萬子萬孫吧!類似: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答了和沒答有什么區(qū)別?區(qū)別自然有,朱元璋開心啊!大明第一謀士的馬屁,拍起來手法都和別人不一樣,簡直撓到心里,撓的不要不要的!
如果劉伯把預(yù)言實話實說了,我覺得不用錦衣衛(wèi),他的腦袋下一秒就得搬家。這么危機四伏的陣仗,很快在馬屁里變得溫柔可親,君臣的關(guān)系就是這么微妙,你好我好大家好!
這一點我要說明一個問題,劉伯溫是真厲害!當(dāng)朱元璋問題開始,劉伯溫已經(jīng)精準的揣摩到朱元璋的心思。再回頭看下,朱元璋搞事情的時候總喜歡來句類似:
———伯溫啊,誰更適合當(dāng)宰相?
同樣的套路,同樣的鏡頭!此時劉伯溫?zé)o死角的大腦開始三百六十度翻轉(zhuǎn),皇上這是啥意思思?一想,朱皇帝窮哈哈出生,打天下真的太難了,俗話說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這個問題他究竟想表達什么?
一個窮慣了的人驟然暴富,那么他所有的財富和好東西,都想給自己的孩子和家人,這個道理無可厚非,甚至想讓自己的子孫世世代代保持這些優(yōu)勢。同樣作為皇帝的朱元璋也會有類似想法,劉伯溫很快想到朱元璋實施的,分封子孫的政策,給了自己親屬各種特權(quán)待遇!屬于我老朱家的天下能有多久?
劉伯溫在側(cè)面的肯定朱元璋的分封制度,朱家的天下終究需要靠你朱家的子孫來撐著,我們這些外人頂多做好服務(wù)工作,為皇帝分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朱元璋一聽,嘿,總歸是明事理的,知道自己該干什么,兩人心照不宣的結(jié)束考驗。就和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一樣,背后是鮮血直流。劉伯溫能全身而退,不就是因為他看透了朱元璋的小心思?
好了,些都是我個人觀點,有不滿意的請指正。也再次聲明我沒有貶低劉伯溫的意思,畢竟大明帝國的建立,離不開這位絕世謀臣。我喜歡用謀臣,來形容劉伯溫,因為謀這個字更能體現(xiàn)出劉伯溫的能力,不是靠著八卦測字,而是憑借自己對事物全方位的分析能力,對事物發(fā)生變化的超長預(yù)見性。于是,就出現(xiàn)了,神算子劉伯溫!
民間有諺語說:“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tǒng)江山劉伯溫”,意思是說劉伯溫要比諸葛亮還厲害一點。
就拿題主所說的“萬子萬孫”是出自鼎鼎大名的《燒餅歌》。劉伯溫的《燒餅歌》和諸葛亮的《馬前課》相比,預(yù)言更精確,事件更詳細一些。
按照傳說,《燒餅歌》來源于某日劉伯溫上朝和朱元璋的對話。
當(dāng)時朱元璋正在吃早飯,手里的燒餅剛咬了一口,太監(jiān)來報劉伯溫求見。
朱元璋想要考一考劉伯溫的占卜預(yù)測能力,于是用碗扣住燒餅,讓劉伯溫上殿。
劉伯溫來了之后,朱元璋問道:“都說先生深明數(shù)理推算,你能猜猜我這碗里是什么嗎?”
劉伯溫掐指一算,說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乃餅也。”
朱元璋深以為奇,于是追問天下后事。
劉伯溫數(shù):“茫茫天數(shù),我主萬子萬孫。何必問哉!边@天數(shù)已定,你朱元璋后世多子多孫,何必還管以后的事。
朱元璋說:“自古興亡交替皆有天數(shù),況且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說了也無妨,你就簡單講講吧!
劉伯溫說:“我泄露天機,罪過不輕,作為天子的皇帝饒我不死我才能說!
于是朱元璋賜了免死金牌,劉伯溫說出了有名的《燒餅歌》,為朱元璋預(yù)測了之后八百年的國運。
這里《燒餅歌》先不講,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看一看。咱們就說劉伯溫怎么猜到的燒餅和這“萬子萬孫”。
劉伯溫求見之時正趕上朱元璋吃飯,朱元璋問的是碗下是什么,而不是碗里裝的什么,所以劉伯溫肯定知道是朱元璋吃的早飯,而且是干糧,不是粥一類的。
能用碗扣住的東西,個頭肯定不是很大,而且極有可能是圓形的,所以劉伯溫說“半似日兮半似月”。即使是方形糕點也沒事,因為“日”、“月”二字就是方塊字。
朱元璋吃沒吃很好看出來,所以說“曾被金龍咬一缺”。
最后這個“餅”字說得好,古代面食統(tǒng)稱為“餅”,不管你燒餅、烙餅、饅頭,都可以叫餅。
劉伯溫回答的完美。
再說這“萬子萬孫”。
朱元璋一生高產(chǎn),有二十六個兒子(包括夭折的)、十六個女兒,還有眾多義子。朱元璋的這些子女也很給力,為朱元璋生下了眾多的第三代。像朱元璋五子周定王朱橚,生有十五個兒子;朱元璋十五子遼簡王朱植有二十個兒子。
劉伯溫如果說百子百孫,那肯定是要殺頭的。當(dāng)時朱元璋可能就不止一百個孫子了,難道以后出生的都要夭折嗎?說個“萬子萬孫”,你朱元璋也不可能去數(shù),你活著的時候肯定也不會有這么多。
再說朱元璋是皇帝,人稱“萬歲”,有“萬子萬孫”豪不稀奇。
完美!
不過后來事實證明,劉伯溫錯了。說朱元璋“萬子萬孫”太保守了。
整個明朝,朱元璋所有后裔不納糧,不納稅,除了自己所分土地的收入還有朝廷賞賜。朱氏后裔除了大宗之外,小宗基本不參與朝廷活動。大家每天的生活就是吃喝玩樂造小孩。據(jù)統(tǒng)計,明末時期,朱元璋后裔就有數(shù)十萬之多。
可惜,這數(shù)十萬朱氏子孫也沒有守住大明江山,也許真像劉伯溫的《燒餅歌》里所說,這都已經(jīng)定好了。
華裔女賭王就此沒落,生前讓所有 濃情端午粽飄香,青浦邀你“云體 上海:“云端”展現(xiàn)端午節(jié)文化內(nèi) “甜咸大戰(zhàn)”!明星藝人們喜歡什 如何做一個男人喜歡的情人(如何 當(dāng)你和你同時出現(xiàn)在同一個場景中 如何在昏暗的光線下設(shè)置快門速度 教育在生活中的價值是什么? 世上做壞事的人死后會面臨什么因 拜登就任總統(tǒng)后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意/不同意:人生最重要的目標 二戰(zhàn)后,德國在調(diào)和分歧方面做得 亞伯·林肯恨白人嗎? 一個編輯能把你的故事毀得有多嚴 現(xiàn)在的iPhone6還能堅持再用一年 曹操為什么不殺司馬懿? 現(xiàn)在買房是不是最便宜的時候,現(xiàn) 我身邊的農(nóng)業(yè)銀行營業(yè)廳關(guān)了,AT 歐洲媒體評選CBA最有實力球員, 榮耀play的6+128和榮耀8X的6+128 螞蟻集團是科技公司還是金融公司 請問機友華為mate30P與華為mate3 聽說老詹修剪一次指甲需要5小時 為什么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 戴笠人稱戴老板,這個是怎么叫出 沒有工作能一次性補繳社保么? 我想知道定向師范生和免費師范生 肺癌引起的咳嗽是怎樣的呢? 5000mAh電池的5G手機推薦嗎?要 恒大亞冠表現(xiàn)“差強人意”,你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