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中國盛行的昆侖奴究竟是怎樣來的?:昆侖奴為什么會在唐朝的都城長安出現,說直白一點其實就是一部東南亞的人口販賣史。真正的昆侖奴,就是馬來西亞的尼
昆侖奴為什么會在唐朝的都城長安出現,說直白一點其實就是一部東南亞的人口販賣史。真正的昆侖奴,就是馬來西亞的尼格利陀人,他們還有個非常形象的昵稱叫做矮黑人。但是由于古代中國人看到外國人也是臉盲的嘛,所以大致昆侖奴就是統(tǒng)指當時被販賣到長安城貴族家中的東南亞一帶人口,再混著些非洲人和中國南方偏南亞體現特征的少數民族人種。
在《舊唐書·南蠻傳》中說,“在林邑以南,皆卷發(fā)黑身,通號‘昆侖’。”這里的林邑就是現在的越南中部,所以林邑以南大致所指就是菲律賓、馬來半島、泰國一帶,這也是尼格利陀人主要分布的地區(qū)。北宋時期的朱彧在《萍洲可談》中也說,“廣中富人多蓄鬼奴……有一種近海者,入水眼不眨,謂之昆侖奴”。其實這正符合尼格利陀人一直以來生活在沿海地帶,善于捕魚的特征。而根據印度歷史記載,西貢(既現在越南胡志明市)自公元三世紀以來便有著亞洲最大的努力市場(在昆侖島),其主要的銷往地區(qū)就是中國,長安貴人們又有錢,又喜歡玩新奇的東西,對于昆侖奴當然是愛不釋手啦,這也是為什么昆侖奴中“奴”字的來歷了,已經確切點明了他們的身份。
但是大家都知道的嘛,人口販賣,有時候為了賺錢,也不會全部都是尼格利陀人。也會混著前面說的少數非洲人,中國南部身形偏向尼格利陀人的少數民族,東南亞其他另外的人種,久而久之,大家就會看到不同樣被販賣的人口出現在長安城中啦,但是為了區(qū)別長安人和奴隸,他們就統(tǒng)一被稱為昆侖奴。
一、古代中國軍隊里的黑人奴隸
電影《墨攻》大伙都看過吧?《墨攻》里有個趙兵,大個子,高鼻梁,深眼窩,黑臉膛,長相與眾不同,一瞧就是個老外。該老外被梁城人俘虜,小命眼看難保,他一邊掙扎,一邊用半生不熟的中國話喊道:“我是奴隸!我是被他們抓來的!”這段鏡頭,我至今記憶猶新。
《墨攻》講的是戰(zhàn)國時候的事兒,戰(zhàn)國時候,真的有老外在中國軍隊里做奴隸嗎?我沒有見到相關的史料和文物,不敢妄言。不過我敢打保票,隋朝軍隊里倒曾經有一些外國奴隸。《通志》卷194記載,隋朝大將陳棱率兵攻打東南亞幾個島國,抓過一批“昆侖人”做奴隸,陳棱逼迫他們給士兵洗衣做飯磨刀喂馬,以及在沖鋒的時候當炮灰。后來陳棱發(fā)現,這批“昆侖人”不光會侍候人,還會講好幾個國家的語言,所以又讓他們給自己當翻譯。
二、昆侖奴主要來自東南亞
“昆侖人”就是昆侖國的人。昆侖國在哪兒呢?這個我們得求助佛教經典。《大正藏》第54冊有一部四卷本的《大唐南海寄歸內法傳》,作者是唐朝僧人義凈。義凈效仿唐僧玄奘西天取經的壯舉,從廣州入海,先后航行到印度半島和蘇門答臘島,游覽了三十多個國家,回國途中寫成《大唐南海寄歸內法傳》,在這部書的第一卷,義凈就提到了昆侖國。根據他的描述,昆侖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許多島國的總稱,包括現在的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爪哇和泰國。
義凈到過昆侖國,親眼見過昆侖人。他說,昆侖人頭發(fā)卷曲,膚色漆黑,個子矮小,寬鼻子,厚嘴唇。義凈還說,昆侖國的大多數居民都跟中國人長得差不多,只有這些昆侖人跟我們不一樣。換言之,并不是所有的昆侖國居民都是昆侖人,昆侖人在昆侖國也只占很小比重。
根據義凈的描述我們可以知道,所謂昆侖人,其實就是現在人種學里常說的“矮黑人”,矮黑人黑皮膚厚嘴唇,很像非洲黑人,但是身高卻比非洲黑人矮很多,成年男子平均海拔還不到一米六,所以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矮的種族”。聽說現在的馬來西亞還生活著這樣一些矮黑人,另外菲律賓也有,甚至臺灣也有一些。
矮黑人跟非洲黑人一樣,都有過一段被販賣被奴役的悲慘歷史。前面說過,隋朝大將攻打東南亞,曾經抓過昆侖人也就是矮黑人做奴隸。早在南北朝時期,梁朝大將跟北周軍隊作戰(zhàn),為了減少己方傷亡,也曾經很無恥地讓一批矮黑人站在前面擋刀擋箭。關于這段歷史,《太平御覽》第885卷記載甚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讀一讀。
三、陶淵明的孫子虐待黑人
咱們的祖先使用矮黑人為奴,還不止讓他們做炮灰這么簡單。陶淵明大家都知道吧?他有個孫子叫陶峴,陶峴去廣東旅游,在廣東做官的親戚送給他一把古劍、一只玉環(huán)和一個名叫摩訶的矮黑人。陶峴很高興,從廣東坐船回老家,途中百無聊賴,就拿那個矮黑人解悶。他瞧見哪里水急浪大,就把古劍和玉環(huán)從哪里丟下去,然后說:“摩訶,快去給我撈上來!”那矮黑人立馬跳進水里去撈,稍有遲疑,就挨陶峴一頓臭罵。有一天,船到了一個叫作西塞山的地方,陶峴又把古劍和玉環(huán)扔進水里。摩訶說:“水色不對,下面有鱷魚!碧諐s罵道:“今者二物既亡,爾將安用?必為吾力爭之也!保ā短綇V記》卷420,陶峴)意思就是說,那古劍和玉環(huán)是我的兩個寶貝疙瘩,現在寶貝丟了,你卻找不回來,我要你有什么用!不管下面有鱷魚沒鱷魚,你都得給我下水!摩訶沒辦法,“披發(fā)大呼,目眥流血!鄙崦讼氯ァ_^了半天,摩訶的胳膊和大腿依次浮出水面,一個活生生的矮黑人就這樣被陶峴這個變態(tài)給折磨死了。
四、直到明朝,廣東人還在販賣黑奴
清初人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昆侖奴,唐時貴家大族多畜之! 宋朝人朱彧《萍洲可談》記載:“宋世,廣中富人多蓄黑奴。”明朝人王士性《廣志繹》也記載:“萬歷中,廣中多買昆侖奴,俗稱黑鬼。”昆侖奴、黑奴、黑鬼,都是矮黑人的別稱。從以上文獻可以得知,至少在唐朝、宋朝和明朝這三個朝代,部分中國人尤其是廣東人曾經購買矮黑人做奴隸。
看到“昆侖奴”,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大明宮詞》里的昆侖奴面具,太平公主和薛紹的愛情信物。
上元佳節(jié)太平與韋氏出走大明宮,梭巡于長安西市,來到一處賣面具的攤前。
太平:這是什么面具?黑如鍋底,鼻子這么寬……
攤主:公子不知,這叫昆侖奴面具,大海盜王世杰剛剛從海那邊販回來一批昆侖奴,個個體壯如牛,身高越丈,卻性情溫良,踏實肯干,一到長安就被貴族豪門瓜分殆盡。如今,上街能帶兩個昆侖奴保鏢,是世家少爺們最時興的玩意兒!小姐何不趁過節(jié)也買兩個面具,趕趕時髦?
太平用玉鐲與攤主交換了兩個昆侖奴面具。
在節(jié)日狂樂的人群中,太平與韋氏走散了,滿街都是戴著各式面具的人們,當太平以為來者是韋氏而揭開一張昆侖奴面具時,便成就了一幕最經典和迷人的與薛紹的“初相逢”。我一度認為這一場景,美極。
薛紹:你是不是認錯人了?你在找人?
太平:我是在找昆侖奴。
薛紹:我不是昆侖奴,昆侖奴僅僅是一張面具,通常面具下的人臉是不同的......
臉黑如鍋底,鼻翼寬大,體壯如牛,身高越丈,性情溫良,踏實肯干,世家少爺、貴族公子的保鏢,曾經的大唐時髦......這就是我對“昆侖奴”的最初印象。
但是,當時我對“昆侖奴”有很多疑問?迥異于中國人的膚色與體貌,海外背景,奴隸身份,昆侖奴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他們又是怎么遠到大唐為奴?
《舊唐書》卷一九七《南蠻傳》云:“自林邑以南,皆卷發(fā)黑身,通號為‘昆侖’!
《太平廣記》卷四八二所引《朝野金載》云:“場帝令朱寬征留仇國,還,獲男女口千徐人并雜物產!诵味绦,似昆侖!
《文獻通考》卷三三九《大食》條云:“太平興國二年,遣使貢方物,其從者目深體黑,謂之昆侖奴!
宋代朱或《萍州可談》卷二稱:“廣州富人多畜鬼奴,絕有力,可負數百斤!^之昆侖奴!
蘇頒詠昆侖奴詩云:“耳似兩張匙!保ā短綇V記》卷一七五所引《開天傳信記·蘇頒》)
卷發(fā)黑身,目深力大,耳似張匙.......
歷史文獻對昆侖奴的記載中唯一和《大明宮詞》中描繪有很大程度出入的就是身體短小。
面對這樣的描繪,我們本能地把昆侖奴和非洲黑種人聯(lián)系起來,那么他們真的是來自非洲的黑奴嗎?
關于昆侖奴來自何方的問題,學術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三種觀點:一種認為昆侖奴是南洋黑人,另一種認為是非洲黑人,還有一種認為是南洋黑人,非洲黑人兼而有之。
日本學者桑原鷺藏《隋唐時代來往中國之西域人》認昆侖奴以南海黑人為主。吳春晗《昆侖奴考》認為“昆侖是黑人,即馬來人種的一個專名詞,專指一種卷發(fā)黑身的人種。西方學者大多傾向于南洋黑人之說。1911年,夏德和柔克義已經指出:“‘昆侖奴’……多半是馬來人或者馬來半島和南方諸島的黑人!泵勒邔W者謝弗《唐代的外來文明》一書認為:“昆侖奴”就是從印度群島輸人的奴隸,是最廣義的“馬來人”。
張星烺《昆侖與昆侖奴考》指出:“昆侖國亦可為非洲,毫無疑義也!焙卮坏热苏J為:漢代的黑奴與唐、宋昆侖奴的來源是不同的,漢代的黑奴是印度尼西亞境內的土著居民,而唐代的黑奴來自非洲。
李季平《唐代昆侖奴考》則認為唐宋時代文獻中的“昆侖”一詞并不是指中國古代西域的昆侖山,而是外國語的譯名,是“指南海諸地的昆侖,或指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是若干地名的代稱”
我本人更傾向于昆侖奴以南海黑人為主,但兼有非洲黑人的觀點。
常識告訴我們黑色人種來自非洲,可是我們從人類學的角度看,人類按膚色分四大人種:白種人,黃種人,棕種人,黑種人。
古人類形成于非洲的東非大裂谷附近,然后開始向外遷徙。最先從人類主流遷徙人群中分化出去的是以A,B系基因為底子的黑種人,也就是今天非洲黑人的一大部分。
在黑種人分化出去之后沒多久,C,D系基因為底子的棕種人也從人類主流遷徙人群中分化出去了。
D系棕種人基因,也就是尼格利陀矮黑人基因。
尼格利陀人與非洲的俾格米人在外觀上相似,有著矮小身材和深色皮膚,但是,遺傳檢驗研究的結果顯示尼格利陀人在早期便從亞洲人分支出來,與黑人關系疏遠,尼格利陀人外表與非洲人相似是由于對相似環(huán)境的適應,赤道環(huán)境是他們外觀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
所以,面目黝黑、頭發(fā)卷曲并不是黑種人的“專利”。
《舊唐書》卷一九九《南蠻傳》記載:“自林邑以南,皆卷發(fā)黑身,通號為‘昆侖’!薄罢媾D國,在林邑西北,本扶南之屬國,‘昆侖’之類!
《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傳》記載:“盤盤,在南海曲……其臣曰勃郎索濫,曰昆侖帝也,曰昆侖勃和,曰昆侖勃諦索甘,示曰古龍。古龍者,昆侖聲近耳。”又有關于大、小昆侖部的記載:“由彌臣至沖朗,又有小昆侖部,王名茫悉越,俗與彌臣同。由沖朗至祿羽,有大昆侖王國,王名思利泊婆難多珊那!
“掘倫國”可能為馬來語Kling的音譯,源于梵語Klinga(羯陵伽),意為“和雅”。羯陵伽(Klinga)為古代印度的部落名,位于今奧里薩地區(qū)。傳說公元前261年,阿育王入侵羯陵伽,引起羯陵伽人向海外移民,此處昆侖人應專指南海尼格利陀人。
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八十一:“昆侖,亦曰骨論,南海洲島中夷人也。甚黑,裸形,能馴服猛獸、犀象等。種類數般,即有僧祇、突彌、骨堂、閣蔑等,皆鄙賤人也! 又說:“昆侖諸國,閣茂為大!倍庞印锻ǖ洹肪硪话侔耸耍骸胺瞿,隋時其國王姓古龍,諸國多姓古龍,訊耆老言:昆侖無姓氏,(古龍)乃昆侖之訛!边@個“古龍”(昆侖)是孟-高棉語各族管理階層的別稱。該詞在《隋書·帝紀》中也被譯作“真臘”。顯然,“閣茂”、“真臘”都是高棉語kamara或khmara的不同音譯;故這里的“昆侖國”應當是kamara。高棉語語族分布于南海地區(qū),位置上與尼格利陀人分布區(qū)域相符。
所以,根據歷史文獻中對于昆侖諸國的記載,昆侖奴應該大部分就是來自于南海諸國的棕種人尼格利陀人。他們在膚色外表上十分接近黑種人。
但是,昆侖奴中確實不乏非洲黑種人。
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卷三記載:“西南海上有昆侖層期(Komr Zanj)國,連接大海島,…海島多野人,身如黑漆,拳發(fā),誘以食而擒之,動以千萬,賣為蕃奴。”
Komr Zanj由阿拉伯語Komr(月亮)+ 波斯語Zangi(黑人)構成。
Komr(音譯昆侖)作為地名指的是非洲東岸之馬達加斯加。僧祇、層期(Zanj),即非洲東岸之桑給巴爾(Zanzibar)。
這些人大多數是被阿拉伯人販運到唐朝的。因北魏,隋唐時期中國北方稱“黑”為昆侖,所以時人也將這些來自非洲黑奴稱為昆侖奴。甚至販賣他們的阿拉伯人也被稱為昆侖人。
《新唐書·吐蕃傳》:“由洪濟梁西南行二千里,水益狹,春可涉,秋夏乃勝舟。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紫山,直大羊同國,故所謂昆侖者也!笨梢娞拼郧霸牙錾椒Q為紫山。紫近于黑。
[清]陶保廉《辛卯侍行記》認為:“考昆侖者,…為胡語喀喇之轉音,猶言黑也!毙け渤姓J:“‘昆侖’一詞與kara或kala(黑)的發(fā)聲最為近似,kara一語又為中國西北、西南方許多民族乃至中亞、南亞某些民族所通用,屬于阿爾泰語系,所以有人以‘黑水’(喀喇水)所自出的昆侖山為‘黑山’(《楚辭與神話》)。
“昆侖”一詞,在中國古代除指昆侖山外還指黑色的東西:
北魏人賈鏘家財千金,有奴善別水。嘗乘舟于黃河中流,以匏瓠接河源水。一日不過七八升。經宿色如絳,以釀酒,名昆侖觴,香味奇妙(竇萍《酒譜》、《酉陽雜俎·酒食》)。
茄子因呈紫黑色,隋煬帝大業(yè)年末,改稱茄子是“昆侖紫瓜”(見《本草綱目》、《杜寶拾遺錄》、《芝田錄》)
種甘蔗因色赤紫得名昆侖蔗(《通志·昆蟲草木略》)
《晉書·李太后傳》:“時后初為宮人,在織坊中,長而黑,宮人謂之昆侖。相者驚曰:‘貴人也!’遂生孝武帝。”
《新五代史·慕容彥超傳》:“彥超黑色胡髯,號閻昆侖。”
北魏、隋唐王室、慕容彥超都具有鮮卑血統(tǒng),所以其語言中有阿爾泰語詞匯是不奇怪的。
所以唐人也以“昆侖”代指黑色,我甚至懷疑,新舊唐書中出現的“昆侖”諸國甚至可能是因為其人膚色為黑色的外貌特征,而被冠以“昆侖”之名的。同樣,由于外貌特征上的相似度,無論是從南海諸國來的黑人,還是非洲來的黑人,都被唐人稱為了“昆侖奴”。
昆侖奴到大唐為奴主要有三個途徑:
一、戰(zhàn)爭掠奪
隋唐之際,甚至早在漢魏六朝時期,中國與昆侖諸國之間爆發(fā)過規(guī)模不等的戰(zhàn)爭行為。《水經注》卷三六云:“交州刺史以兵討林邑,敗之,追擊至于昆侖!
《舊唐書》卷一八四《楊思歇傳》云:“開元初,安南首領梅玄成叛,自稱“黑帝”,與林邑、真臘國通謀,陷安南府,詔思助將兵討之!
昆侖人也有為寇之習,侵擾周邊國家,《大越史記》、《欽定越史記通鑒綱目》記七六七年的海寇事:“?軄碜岳、門閣婆!
唐朝有將戰(zhàn)爭俘虜當作奴隸的習俗,我們有理由相信,唐代昆侖奴中有一部分人就是在與昆侖諸國、諸部落作戰(zhàn)時所繳獲的俘虜。
二、進貢、贈送
進貢、贈送也是昆侖奴來到中國的途徑之一。
《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傳》云:“室利佛逝……咸亨至開元間,數遺使者朝……又獻侏儒、僧祇女各二及歌舞!痹X陵國曾兩次向唐朝進貢僧祇,《新唐書》卷二二二記載:“元和八年,(訶陵)獻僧祇奴四、五色鸚鵡、頻伽鳥等!
《舊唐書》卷一九七《南蠻傳》云:”(元和)十三年,(訶陵)遣使進僧祇女二人、鸚鵡、砒帽及生犀等。”從史書記載來看,唐朝接受進貢的黑奴的數量不多,進貢的次數也有限,所以通過進貢而到中國為奴的昆侖奴數目不會很大。
三、人口販賣
大多數的昆侖奴主要經由阿拉伯國家轉賣到中國。
《劉氏耳目記·墨君和》篇云:(墨君和)母懷妊之時,曾夢胡僧攜一孺子,面色光黑,授之曰:“與爾為子,他日必大得力!
胡僧主要指來自阿拉伯及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的僧人,就唐代而言,胡僧中以阿拉伯人為最多。墨君和(人稱墨昆侖)母親夢見胡僧攜子而來,這在某種程度上反饋了這樣一個信息:在當時人們的認識之中,昆侖奴是由阿拉伯僧人或商人轉賣到中國的。
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卷三昆侖層期國條稱:“西南海上有昆侖層期國!u多野人,身如黑漆,卷發(fā),誘以食而擒之,動以千萬,賣為蕃奴。”
趙汝適《諸蕃志》卷上《海上雜國》條云:“昆侖層期國在西南海上,連接大海島……西有海島,多野人,身如黑漆,虬發(fā)。誘以食而擒之,轉賣與大食國為奴,獲價甚厚!
《諸蕃志》卷上《蘇吉丹》條云:“番官勇猛,與東邊賊國為姻。彼以省親為名,番舶多遭劫掠之患,甚至俘人,以為奇貨,每人換金二兩或三兩!寥藟呀磹海诙t,裸體文身,剪發(fā)跳足!薄吨T蕃志》卷上《占城》條云:“買人為奴婢,每一男子,瓷金三兩,準香貨酬之!薄妒铝謴V記》卷八《島夷雜志》佛羅安條云:“外國賊舟……多就是港口搶劫本地人往別國賣,每一人鬻金四兩或五兩!
這里文獻記述了昆侖國海島的“野人”被人以食物誘擒,轉賣與大食國作奴隸,可以得知買賣的人口數目很大--“動以千萬”,而昆侖奴的價錢卻較低,一般為2至5兩黃金。
所以昆侖奴來到大唐的途徑,應該主要還是被通過各種誘捕、擄掠的方式輾轉販賣而來。
其實我更感興趣的是當時從事販賣“昆侖奴”貿易的人究竟是些什么人?比如“大海盜王世杰”(可惜歷史上似乎并無此人),我想這個人群應該會帶給我們研究昆侖奴的更多視角。
可參考:
程國斌《唐代小說中昆侖奴現象考述》文
唐善純《古今中外傳說中的昆侖山》文
昆侖奴,是古代對于黑人的叫法,“昆侖”在古代就是臉色黑的意思。其實昆侖奴在漢朝時期就有了,到了唐朝時期,由于昆侖奴力氣大,很能干,又比國內的仆人便宜,所以十分流行。
《舊唐書·南蠻傳》中記載:“在林邑以南,皆卷發(fā)黑身,通號‘昆侖’!倍忠鼐褪乾F在的越南中部,我們來看一下林邑以南是哪里,應該是菲律賓、馬來半島、泰國等地,這里是尼格利陀人主要分布的地區(qū)。在唐朝,向中國輸出大量奴隸。
北宋時期的朱彧在《萍洲可談》說:“廣中富人多蓄鬼奴……有一種近海者,入水眼不眨!边@種說法,正是因為尼格利陀人深諳水性的原因,鬼奴則指的就是黑人奴隸,由此看來,黑人多是來源于以上這些地區(qū)的。
就連印度歷史中也有這樣的記載,說越南等地,從公元3世紀就有亞洲最大的奴隸市場,因為唐朝貴族很有錢,所以昆侖奴主要銷往長安,而當時長安貴族對于這些黑人感到十分稀奇,所以便越來越盛行。
文:魚包歷史課(原創(chuàng)不易 請點右上角關注)
看完我的回答大約需要3-4分鐘,希望您覺得值得,謝謝。
謝官方邀。大家看到昆侖奴,難免想到昆侖山,可實際上在我國古代的詞匯中,“昆侖”的含義除了昆侖山以外還指黑色的東西。昆侖奴所指的就是黑奴。當然唐朝時候的昆侖奴絕大部分和非洲沒有太多關系,而是來源于印尼、馬來等南洋區(qū)域。請看下圖的人種分布圖——
圖上我們看到世界上黑色人種的分布情況,主要在非洲、東南亞、澳洲及南美。我們今天常說的“黑人”指的是尼格羅人種,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而東南亞的黑人被稱為尼格利陀人,也就是矮黑人。
這些黑人是怎么來到中國的呢?
西南海上有昆侖層期國,連接大海島,……海島多野人,身如黑漆,拳發(fā),誘以食而擒之,動以千萬,賣為蕃奴。
簡單來說就兩個字,為奴。唐朝時候,上層社會主要流行兩類的外國奴隸,一種是“新羅婢”,相當于今天的菲傭,一種就是“昆侖奴”,那么他們具體做些什么呢?
“入水六十尺,驅使運載千余人……運動此船多骨論為水匠”
“海中不畏風濤,惟懼靠擱!霭l(fā)漏,即不可入治,令鬼奴持刀絮自外補之。鬼奴善游,入水不瞑!
所載很清楚,昆侖奴擅長水性,這和他們長期生活在東南亞的海島上有很大關系,并且,為了解決生存問題,他們可能有一些航行的經驗,所以配合出海經商的唐朝商人非常合適。
唐朝時期,各式音樂已經成為了上流社會的常規(guī)節(jié)目,而昆侖奴優(yōu)秀的音樂細胞讓他們成為音樂的輔助演奏者——
“琵琶宮調八十一,旋宮三調彈不出。玄宗偏許賀懷智,段師此藝還相匹。自后流傳指撥衰,昆侖善才徒爾為!
直到今天,黑人朋友們也是節(jié)奏感非常好,他們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昆侖兒,騎白象,時時鎖著師子項。奚奴跨馬不搭鞍,立走水牛驚漢官。”
唐朝人在東南亞發(fā)現昆侖奴的時候,當地尚處于原始社會,所以昆侖奴有一些和動物相處的經驗,于是唐人安排他們做一些動物周邊的工作。
敦煌壁畫中就有馭獅昆侖奴、馴獅昆侖奴、馴象昆侖奴等形象,尤以文殊菩薩坐騎馭者為最大的特色。
至于其他的常規(guī)體力活,那自然無需多做贅述了。
最后一個問題,昆侖奴去哪里了?為什么之后較少這方面的記載?
主要還是昆侖奴的整體數量并不多,他們的后代在中國逐步被稀釋,三代之后,黑皮膚的一些特點也逐步減弱了。另外,昆侖奴在中國的農活工作中,并沒有什么優(yōu)勢,唐人購買昆侖奴主要也是滿足心理的好奇和炫耀,并非處于經濟目的,隨著熱度下降,需求自然也就逐步消散了。
原創(chuàng)碼字著實不易,你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歡迎跟我一起讀詩書,學歷史。點個贊,就像是跟我擊個掌。
我個人認為昆侖奴最有可能來自于東南亞。昆侖最早來自于突厥語中的Qurum或Kumm的音譯,Qurum的意思就是“黑煙灰”,形容人黑,所以昆侖奴就是當時的黑奴。在唐朝的首都長安,當時蓄養(yǎng)昆侖奴已經成為了王公大臣、貴族富商的時尚,而且數量很多。不光如此,這些昆侖奴大多忠肝義膽,成為了很多武俠小說中的人物。比如被金庸先生稱為中國第一部狹義小說就是唐代的《昆侖奴》。不僅如此,陜西西安甚至出土了唐代的黑人俑。此外,唐代的石窟、壁畫中也塑造了大量的黑人形象。
昆侖奴在外形上和漢族是有大的區(qū)別,比如體黑卷發(fā)。唐詩中的“螺髻長卷不裹頭。自愛肌膚黑如漆 ”便是形容當時的黑人。昆侖奴體型較矮,服飾也是和當時人們不大一樣的,一般都是上身赤裸,斜披帛帶。他們在體能、游泳技能等方面擁有漢人難以企及的水平。這些特點是非常接近于東南亞的黑人的。
至于說昆侖奴的來源,其實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1.是來自于非洲北部;2.東南亞;3.印度;4.中國西部昆侖原住民。不過,我認為最有可能的還是東南亞。正如我前面所說,唐代的黑人并不是非洲而是東南亞,又稱為小黑人。因為唐代史料和傳奇小說中所描述的黑人大多體格短小,水性很好。一直到現在,這些黑人的部落和種族都在馬來半島以南的諸海島上。而且根據歷史記錄,凡是在半島上統(tǒng)治這些小黑人的國家,中國記載上都是“昆侖之類”。
隋唐時期的歷史文獻中大量出現“昆侖奴”的字眼,現代改編拍攝的唐朝古裝劇中同樣不乏昆侖奴的身影,他們個個壯碩如牛,膚色黝黑,頭發(fā)卷曲,勤勞踏實工作,唐代長安城中的富貴人家豪門顯貴都喜歡購買這樣的奴隸,因而有“昆侖奴,新羅婢”之語流傳。新羅婢即今天素有“世界上最專業(yè)的保姆”之稱的菲傭,昆侖奴能夠與新羅婢并稱,也許可以算作他們在家政方面天賦異稟。
昆侖奴之所以會在唐朝中期盛行,概因盛唐經濟、文化、社會發(fā)展海納百川達到的頂峰,長安在唐朝可是聲名遠揚的東方大都市,不僅是國內各民鏃、胡漢的融合,長安街頭不乏通過絲綢之路及海上港口貿易跟船而來的外國人,即便看見膚色不同的人也不至于大驚小怪。
“昆侖”這個詞在早期歷史記載中是指昆侖山以及黑色的物品,唐代大抵是因為大量黑人涌入,才將昆侖一詞用來指代黑皮膚的外族人。因為膚色的緣故,很多人認為昆侖奴是來自非洲的黑人,可惜唐朝人的步伐并未涉及到非洲,總不可能是別人主動送上門來為奴為婢的。
私下推測:昆侖奴中如若有部分非洲黑人很有可能涉及到國際人口販賣,唐朝買賣外國人口貌似沒有觸犯到法律。但買賣本國人口有《唐律》規(guī)定制裁:“諸略人、略賣人為奴婢者,絞;為部曲者,流三千里;為妻妾子孫者,徒三年!惫召u人口為奴的會判處絞刑;拐賣人口為私兵、部曲等的會被判流放;拐賣人口為妻妾子女,一經發(fā)現坐牢三年。
專家發(fā)現,中國南部的印度尼西亞也是唐代昆侖奴的主要來源,這些黑人住在海島上,熟悉水性,很符合歷史上關于昆侖奴的記載。
清末革命烈士譚嗣同在被捕下獄后寫下獄中題壁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這里的昆侖二字時常也被人同唐朝的昆侖奴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是家中的忠義之仆人。
譚嗣同考證過的昆侖奴為印度人,“友人鄒沉帆撰西征記程,謂希瑪納雅山即昆侖,精確可信。,敿{雅山在印度北,唐人呼印度人為昆侖奴,亦一證也!
根據印度歷史記載,公元三世紀以來西貢(一般指現代越南胡志明市)就是亞洲最大的奴隸市場,持續(xù)到明代常年向中國銷售奴隸。而從出土的昆侖奴俑以及黑人俑來看,都帶著明顯的南海黑人特征,并沒有非洲人的特點。
東南亞、馬來一帶同樣是黑人的主要聚居地,還有一些如今被稱作尼格里托人的土著,長得矮小靈活,構成了昆侖奴的一小部分,跟唐代街頭表演雜技舞蹈以及大戶人家才買的唱戲雜耍班子很類似。
電視劇《貞觀之治》里面出現的昆侖奴兵俑,似乎告訴我們在那樣開放的時代昆侖奴的日子過得似乎也不錯~
【今有菲女傭,唐有新羅婢】★【今有英管家,唐有昆侖奴】
煌煌大唐之際,名流富貴者最流行的仆人就是新羅婢(女,女士優(yōu)先嘛)、昆侖奴(男)。新羅婢來自高麗(不要問福垊為什么不打朝日鮮明!)半島,那昆侖奴來自哪里呢?昆侖!福垊談了昆侖,您就能知道昆侖奴的來源之一了。是不是,厲害了我的哥哈!然后福垊再舉一反三,引出另外三個具體來源好不好?
【昆侖】據王菉友《侍行記》的記載,福垊了解到昆侖源自胡語(外語)喀喇、哈喇(不是口水)的轉音,也就是胡語黑的意思。
★那么昆侖奴來自哪里呢?一提昆侖很多人都想到昆侖山,昆侖山即喀喇山,喀喇山乃黑山,黑山可不是今天的黑山共和國哈。那是不是來自圖上的越南昆侖島?壞了,圖上透露答案了。昆侖奴源自今天越南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原名西貢。吳哥人稱呼王國的森林這一地名為雉棍。后被林邑國(越南)(今越南南部,北部是安南都護府)占領,林邑人將雉棍轉音為柴棍,(越南語Sài Gòn,發(fā)音賽貢)越南語為棉花之意,因為高棉人在此地種棉花。到了明朝后該地被華人稱呼西貢,取名為西方朝貢我大明的一個港口之意——感謝馬三保吧。別說不認識三保啊!而唐朝人轉音為昆侖,請問為什么?
一、唐人外語不好,發(fā)音相似。二、此地人較黑,昆侖正有黑的意思。三、大唐時這里還是最大的黑奴販賣市場。黑=昆侖,黑奴=昆侖奴!
而這些黑奴有本地或印尼、馬來、菲律賓等地周邊,也有來自北非被販賣的昆侖奴,故而福垊說談了昆侖就知道昆侖奴究竟是怎樣來的之一——買來的!開始舉一反三。
柴棍的奴隸,有一半是來自阿拉伯國家對北非一代的侵略、誘捕從而掠奪販賣人口。販奴黑奴,歐美不是第一批,卻是最嚴重的一批。
★第一、大唐藩屬國每年朝貢的貢品。
★第二、藩屬國以及阿拉伯國家的富貴人士在唐朝生活、工作的所攜帶的仆人。
★第三、甚至是這些夷人富貴者將大批黑奴販賣給沿海甚至內地的大唐富貴人士。
他們忠誠、強壯、多才,在大唐從事樂手、水手、馴獸師、家丁保鏢、雇傭兵。
昆侖在我國古代是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一帶,并非昆侖山。1994年出版的《昆侖奴》,就講述了在安史之亂后,被奴役的昆侖族人流落中原的故事。
《昆侖奴》劇照
而昆侖奴則是指來自那里的奴役,其中包括大多數黃種人和極少部分黑人,也有學者指出,可能也包括一些偏遠山區(qū)的少數民族。
而至于唐朝時期盛行的昆侖奴怎樣來的,我認為原因有三點。
其一、唐朝當時的包容。但是唐朝自認世界中央,與各國保持友好往來,成為國際化大都市。唐朝經濟不僅很發(fā)達,而且文化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與世界許多國家的交流更加頻繁。
這些國家會派學者、留學生到長安等地學習,同時也會有佛教、伊斯蘭教傳入中國,這就使得這個時期在街上碰到黑人或者外國人并不“稀奇”。
Δ昆侖奴啊劇照
其二、東南亞人口販賣。人口販賣,對于人販來說是為了賺錢,對于長安城的貴族家來說是需求。
至于昆侖奴人種的差異,是由于昆侖奴也區(qū)分等級,黑人昆侖奴就只有一些社會地位較高的人用的起。
其三、唐朝經濟的繁榮。當物質需求得到滿足時,就需要精神需求。大唐的盛世,經濟的繁榮,使得人們需要昆侖奴來為他們服務。
Δ《昆侖奴》劇照
正如當今社會有能力的人都會選擇保姆,為了讓自己生活的更加輕松。當社會上對于昆侖奴有需求時,變會相應的有供應,這就使得昆侖奴在唐朝時期盛行。
在談論武則天時期的唐朝女性時,往往這些文人騷客會帶有很大的不屑,因為當時女權確實是挺高的,所以文人騷客大多持一種批評態(tài)度。而在文人的批評之中,說的最多的就是有些達官貴人圈養(yǎng)昆侖奴,當然這些為何對女性圈養(yǎng)昆侖奴這么反感,想必是大唐子民對外來人的一種排斥吧。
昆侖奴不僅僅是黑人,而是包括東南亞、西亞、中亞和阿拉伯地區(qū)的一些人種,這些大多都是以奴隸的身份被賣到大唐。并且對于昆侖奴的評價也是還不錯的,例如忠誠、強壯、誠實,所以對于昆侖奴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加上當時阿拉伯地區(qū)同大唐交易頻繁,所以不少阿拉伯國家從北非掠奪人口來販賣。
還有就是東南亞地區(qū),由于當時也存在不少部落,這些人口也被當作了奴隸用來販賣?梢哉f昆侖奴確實是比較悲慘的人群,大多都是生下來就是奴隸,或者被掠奪而為奴隸。而昆侖兩個字其實是胡語中的“黑”的意思,所以也就是泛指皮膚黑的奴隸,但是從唐朝的一些陶俑來看,昆侖奴中也有不少白色人種。
不僅僅是昆侖奴,其實高句麗滅亡之后,也有大量的高麗女子被賣到大唐為婢女。可以說在唐朝強盛時期,這種人口的流入,帶給了唐朝不一樣的文化。昆侖奴的歌舞也融入了大唐人的生活,可以說唐朝的包容性為歷代之最,并且在包容中還能保持自身文化的主體性,實在是今日所不能比的。
一天中什么時候運動減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練啞鈴多大的孩子適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辦怎樣才能預防 孩子的羅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戀怎么辦如何有效疏導孩子 醫(yī)生婆婆稱自己專業(yè)孩子的事必須 兒子成人禮送什么禮物好呢給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萬不要離婚對于孩 小孩千萬別讓老人帶的說法正確嗎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讓孩子開口說話 這幾個方法 怎么讓孩子吃飯 教你如何讓孩子 怎么管教不聽話的孩子 家長首先 頑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導孩子 孩子性格軟弱怎么辦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辦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執(zhí)怎么辦 家長們不妨 愛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試試 養(yǎng)育優(yōu)秀的孩子具備特征,家長要 高考數學難出新天際,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費十幾萬只考了302分 媽媽覺得 甘肅作弊考生留下來的疑團,是怎 一舉奪魁!高三學生離校時,校領 高考釘子戶:26次參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車因泥石流脫線!此類 “女兒16歲,學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門的內容,頻頻出現在教科 川渝地區(qū)幾所大學實力很牛!四川